中国金融学会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天在第十届财新峰会开幕演讲中表示,在全球多边主义遭遇挑战的当下,从三方面原因看,应加强全球央行间协调和合作机制。
第一个原因是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最近,美联储降息后全球多国降息,引起相关讨论。周小川指出,由于全球之间联系紧密,共同行动是有必然性的,这确实跟以前大不一样。总体来讲,除了个别小型经济体或相对比较封闭的经济体,全球通货膨胀率比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共性,物价水平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也呈现出共同运动的方向。
第二个原因是资本流动。周小川指出,过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体倾向于不要为资本流动设置过多障碍,要提高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到中期以后,IMF开始发布一些工作论文,提出可能资本流动的问题还需要重新讨论,原因是由于全球化的联系紧密,跨境贸易和投资水平比以前大大提高,此外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美元化,也导致资本流动,同时也会关注如果下一次金融危机发生,政策响应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三个原因是最近出现的数字货币对于全球性金融基础设施的冲击。周小川指出,数字货币一开始就是试图解决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特别跨境支付方面的弱项,希望通过新的科技手段提高效率、减少障碍。但同时提出问题:这样的基础设施究竟应该怎么管理?全球主要央行应该起到哪些作用?
对于目前的全球协调机制,周小川认为,IMF的主要决策机制IMFC,80%以上都是财长出席,在金融稳定、处理金融危机、救助等问题上会起很大作用,但还是缺乏央行的若干协调功能;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BIS)提供了央行之间的一种交流平台,但是在制度上和授权上都没有真正的所谓央行主要功能的协调机制和执行能力;而2008年危机之后,全球金融稳定论坛提升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协调央行在金融稳定方面的职能,但在货币政策协调和金融基础设施方面仍旧是很不充分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