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是吉林省首批国家级贫困县。这里资源丰富,盛产木耳、山参、松茸,却因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加上气候环境因素导致发展落后。在与工业大区宁波北仑区结对帮扶3年来,汪清因粗放生产冒起的黑烟不见了,散养的延边黄牛也住进干净敞亮的牛舍,还建起了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鸡冠乡是两地结对帮扶时间最早、参与程度最深的乡镇。鸡冠乡大北村红鸡冠黑木耳专业农场负责人林岩对此感触颇深。他说,六七年前,鸡冠乡仍用小作坊生产黑木耳。做菌包的一个环节叫“蒸锅灭菌”,需要高温。大家除了烧煤,还烧轮胎、橡胶,一到冬天,家家户户的菌锅冒着黑烟,很少见到蓝天白云。小作坊生产效率低,十几个人一天最多做3000袋,一年产值30万元至40万元。
鸡冠乡党委书记沈常阔看到这种生产方式太落后,决心带着乡亲们改革生产方式。2018年4月,宁波市驻延边帮扶工作队汪清工作组组长、汪清县副县长曹敏杰与沈常阔相识,两人的脱贫思路不谋而合。
3年来,宁波累计投入2660多万元援建鸡冠乡,实施6个黑木耳产业项目,逐步形成日产17万袋、年产2550万袋菌包的生产能力,建成3个标准化车间。全乡基本形成从菌种研发、菌包生产、木耳种植到分拣、包装的全产业链。
标准化车间的建成,将生产力低下的小作坊自然淘汰,蓝天白云又回来了。“如果按每袋菌包产出干木耳0.12斤计算,年产2550万袋菌包能产出优质干木耳1530吨,产值至少在9000万元以上;按每个菌包纯利润1元计算,可增加收入2500万元以上,能有效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曹敏杰说。
清冽的山泉水不仅浇灌了木耳,也养活了延边黄牛。
汪清县汪清镇柳树河村,有一片群山环绕的河谷平地,占地15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牛棚依次铺开。
汪清县耕地少,山地多,上山放牛曾是许多农户的生活方式。2016年,随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启动,汪清县70.6%的县域面积被划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全县开始对自然生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并禁止上山放牧。
为了缓解产业萎缩、养殖户收入减少的情况,汪清县依靠扶贫政策,引进大型企业,把牛“请”进了现代化养殖基地。汪清吉天然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洪维民向记者介绍,这所现代化养殖场分为基础牛舍、生产区、饲料加工中心与病牛隔离区。据了解,该基地总投资6.4亿元,其中包括宁波援建资金5000万元,今年“五一”期间正式建成。
“该基地将是亚洲最大的单体黄牛养殖基地,稳定运行后,存栏肉牛将达到1.6万头左右,年出栏3.11万头。”洪维民表示,企业每年将按照政府实际投资金额的6%上缴扶贫收益,预计可让全县1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
基地工人谭丽燕是今年6月首批上岗的当地贫困户之一,56岁的她早年因病致贫。“喂牛不需要重体力,一人管一个牛舍,我每月收入3000元,还包吃住。”谭丽燕说。
建设产业园区属于典型的“北仑经验”。宁波北仑建区36年来,以园区经济为特色的发展思路值得借鉴。总投资2.36亿元,其中北仑出资1亿元的宁波北仑?吉林汪清健康科技孵化园建设就出于这样的考虑。
“汪清有很多小企业,孵化园可以为他们提供场地和平台,助力小企业发展壮大。”曹敏杰谈及项目初衷时说,汪清县土地肥沃,中草药资源丰富,因此孵化园产业定位于食品、功能性食品和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较为明确。(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 通讯员 顾嘉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