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太效应”凸显的券商行业下,头部券商和中小券商,都在以不同方式进行整合来增强自身实力、巩固市场地位。
2018年12月27日,方正证券(行情601901,诊股)(维权)发布公告称,公司收购民族证券的51家证券营业部获批。12月24日,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也发布了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的计划。
如今,大中小型券商相继加入并购大军,在这场“行业严冬”中纷纷出手,在弱市中有望拉开券业新一轮洗牌与整合的序幕。
头部券商 强者恒强
2018年以来,受金融去杠杆政策、国内外经经济政治等综合因素的影响,IPO规模整体缩水,A股市场震荡走弱,券商业绩难言乐观。
据中证协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131家券商实现营收、净利润1265.72亿元和328.61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下滑11.92%和40.53%。
市场向头部券商集中在行业寒冬下更显强势,尤其体现在投行业务中的IPO业务上。以传统投行业务为例,2018年头部券商IPO主承销收入前5名本年内营收22.98亿元,占市场份额达45.64%,前10名券商获得IPO主承销收入33.29亿元,占据市场份额66.11%。其中,中信证券的投行业务名列前茅,优势凸显。
实际上,头部券商之所以发起对中小券商的收购,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自身行业优势地位,也能帮助中小券商度过寒冬。
2017年,中信证券总资产6255.75亿元,营收432.92亿元,归母净利润114.33亿元,业绩指标均位列券商行业第一位。2018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营收272.09亿元,同比下降4.53%,归母净利润73.15亿元,同比下降7.73%。而2018年1-11月广州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取得净利润-1.19亿元。
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大型券商的业务模式具有相对优势,不仅体现在规模上,各项业务在公司营收中贡献率均衡,依靠券商牌照来实现利润的轻资产业务占比均约50%,依靠资产负债表扩张获取利润的重资产业务占比也近50%。
中信证券虽然经纪业务强大但并不依赖规模优势。据悉,中信证券共有303家营业部,其中证券营业部278家,期货营业部25家。而广州证券共有营业部136个。收购广州证券,意味着中信证券营业部数量将增长44.88%,在专业人士看来,广州证券拥有庞大的营业部数量,很可能是出于公司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考量。
中小券商 度日艰难
今年以来市场震荡走弱,中小券商在行业竞争中显得格外被动,在大券商“强者恒强”的背景下,小券商也开始了报团取暖的模式。
方正证券作为一家典型的中小型券商,在同行业中竞争力微弱、市场份额占比微薄,而其过度依赖轻资产业务的属性,在如今靠天吃饭的行情不再时,业务模式的弊端凸显,业绩受到的冲击也较大。
方正证券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和其他业务等。
2017年,方正证券的经纪业务占比高达88.03%,主要以代理买卖证券业务为主,2018年上半年,方正的经纪业务占比营收高达98.76%,而2018年股市震荡走弱,市场交易量萎缩,经纪业务等轻资产业务又面临着”价格战“等压力,这对的方正证券来说也是雪上加霜,而方正的资管业务和投行业务在占比十分之一不到,分别为9.01%和6.84%。
实际上,依赖轻资产业务也是券业中小券商的一个业务通识,而方正证券的盈利能力,不论从横向还是纵向对比中都难言乐观。近两年,方正证券的净资产收益率始终处于下降态势,据wind数据显示,2016年、2017、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ROE水平分别同比下滑41.36%、45.37%、76.03%,盈利能力下滑明显。
而在第三方网站统计的数据中,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在选取的40家券商信托的业绩指标分析中,方正证券的市盈率和净利率排名靠后,净资产收益率更是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赢弱的盈利能力。
业务整合 仍未可期
根据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全资子公司民族证券进行净资产减资及业务整合的公告,净资产减资完成后,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由 44.87 亿元减少至8亿元。
业务整合完成后,民族证券将作为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承销保荐子公司,将保留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其他各项业务全部转移至方正证券,而方正证券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推荐业务将转移至民族证券。
值得注意的是,在方正证券的主营业务中,近两年公司轻资产业务的业务特点鲜明,依靠券商牌照来实现利润的轻资产业务模式,除了过度依赖经纪业务,投行和资产管理业务表现也不佳,近几年,公司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占比不及十分之一。
在本次业务整合中,民族证券的最近一期及最近一年的业绩表现也值得关注,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仅为7.50亿元,净利润1.60亿元,对比,方正证券同期应收的1/5,净利润约为1/3。而此次整合中,民族证券将保留其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投行业务被排除在整合范围之外,对方正证券而言,公司的规模虽然实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后期业务整合的情况和固有的业务模式能否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仍未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