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2月1日讯 (记者 梁木) “家里以前是砖房,一下雨就停电,路也走不了。全家人都挤在一起住,我都没有自己的卧室。”王姗姗说道,“现在太好了,我们一家四口住在9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刮风下雨都不愁。”
王姗姗现在的家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固县乡富茗小区,这里是固县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涉及全乡13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的204户669口人。乡党委秉持着“搬迁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引进春晖出菇基地和百舒康服饰加工两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搬迁小区旁建立生产车间,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可就业创收,有效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效。
图为富茗小区与春晖扶贫车间照片(全景),小区与车间大门对立马路两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梁木摄
90后的王姗姗过去在县城一家蛋糕店打工,今年5月,春晖扶贫车间正式投入使用,王姗姗就回到了家里,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如今,王姗姗和母亲都在春晖扶贫车间务工,王姗姗还成为了班长,每个月有2500元的收入。
2018年,46岁的王粉香刚刚从司庄村搬迁到富茗小区的时候,没有务工机会,还常常往返新居与旧地之间,料理老家里种的庄稼。今年,王粉香成为一名切菇工人,负责将长成的菌菇切根装箱。“切好一筐有2元钱,我一天能装个三四十筐,有时候能装五六十筐。一个月下来有2000多元的收入。”王粉香说起,“以前住在山上,用水的话还要去挑水,根本没法比。”
图为王粉香正在车间内切菇装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梁木摄
春晖基地的负责人张朝阳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吸纳周边就业人员101人,其中贫困户就业人员54人,人均年增收可达3万元。“这个数字是在持续增长的,这个基地还投产不久,我们还准备进一步发展,”张朝阳介绍道,“本来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有个工作,只要愿意来干活,有能力的培训一下进车间,不方便的打扫卫生、当保安,都可以。”
据了解,富茗小区搬迁至今,紧抓就业,建立技能台账,动员群众参与,小区299个贫困劳动力全部参加过县人社局组织的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贫困劳动力农业产业技术培训。截止目前,小区有劳动力的159户家庭实现了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图为富茗小区培训就业引导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梁木摄
小区引进的两家生产车间实现120人就近就业,其中贫困户67名,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搬迁点同时鼓励群众租赁街面商铺自主创业,还设立了一批公益性岗位。
图为王山平正在超市内理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梁木摄
王山平过去在石泉村住的三间土房危房,生活用水同样需要手提肩挑,搬迁到富茗小区后他便租了楼下一间铺面开起了便民超市,同时还担任了小区内垃圾收理的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1000元的工资。“之前翻车事故胳膊受伤了,没办法打工,开个超市挺好,一年2000的租金,能赚万把块钱。”王山平对现在的生活连道满意,“以前哪儿哪儿都不好,现在哪儿都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