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12月1日电(记者 王镜榕)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作为中国权威时政媒体的管理者、资深国际问题专家以及曾经从事一线外交工作6年的“复合型”人士,瞭望周刊社副总编辑、党委常委刘明,近日围绕进一步推动媒体与智库的深度融合,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媒体型智库与智库型媒体,接受了本网专访。
砺行融合发展的根本遵循
中宏网记者:如何加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一直备受关注。我们注意到,您数次赴深圳,在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推出深度调研报告《前海模式:用实践擎起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旗帜》,仅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即超150万。对于媒体型智库与智库型媒体建设来说,其启发是什么?
刘明: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实践。前海,正以其生动的实践,诠释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不妨推而广之。媒体型智库与智库型媒体,其首要的历史使命就是,在生动的新时代实践中阐释伟大的新时代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在生动的实践中阐释反映时代方向的新论断、新理念、新思想,既是媒体型智库与智库型媒体深入践行总书记“四力”要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为传统媒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功转型、融合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活动舞台。
扎根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
中宏网记者:的确,我们也注意到,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您陆续推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世界意义》《习近平外交思想根植时代引领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创新与理论贡献》等重磅理论文章,《新时代改革开放:湖北如何从长江走向世界》《新时代改革开放:中国的西北角如何站到前沿》等深度调研报告,单篇文章网络阅读量频超百万,相关作品的融合传播力、社会影响力迭创新高。在阐释伟大的新时代思想、解读伟大的新时代实践方面,取得这样的效果,其原因是什么?
刘明:追根溯源,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媒体型智库与智库型媒体要始终站在拥抱新时代、阐释新思想、反映新实践的政治高度,善于把握大局,善于把握并及时满足海内外受众在新时代形成的巨大阅读期待。
第一,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海内外受众热切渴望了解什么是新时代,这样的新时代对世界意味着什么,由此形成了巨大的阅读期待。
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的第一年。新华社《环球》杂志新年伊始即隆重推出封面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世界意义》,并立即在各主流媒体中形成了新年之际的传播热潮,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也迅速突破100万关口。
事实上,该文的“走红”正是海内外受众渴望了解“新时代”这一热潮的缩影和反映;也是对突出和深入分析、深度解读当今时代,映衬、凸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这一报道思路的再度确认。
讲清楚“新时代”,就是要使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继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人心,更充分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事实基础与民族自信,更加令人信服地揭示时代大势和世界未来。
第二,中国共产党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海内外受众热切渴望了解这一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内涵,由此形成了巨大的阅读期待。
党的十九大开幕当日,新华社《环球》杂志“起了个大早”,也的确“赶了个早集”,率先隆重推出题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根植时代引领时代》的专访,成为十九大开幕后全国第一篇系统阐述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文章。该专访突出“时代”、突出“引领”,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网络阅读总量自然也迅速攀升。
其实,当你胸怀伟大的时代,具有强烈的全球意识和宏大的历史眼光时,你的融媒体作品取得重大社会影响和传播效果压根儿就没有任何悬念。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有时过多地成为了“技术派”,而“技术派”有时甚至又简单地变成了“推稿技术派”。技术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推稿”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有用且有效的。但是,我刚才所说的“没有悬念”,最根本的原因却并不在于技术,更不是简单的“推稿”,而在于了解、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系,事实上,这不仅在中国人民中成为热潮,而且早已经形成了国际性热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你甚至用不着去“推稿”,因为人民会帮助你“推稿”,时代会帮助你“推稿”,世界会帮助你“推稿”。
总体来看,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尽管不同时期的具体次级主题不同、侧重点不同、各自特色不同,但是,不断去突出、体现、解读、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自始至终成为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一以贯之的主线,相关作品也自然地不断创出影响力、传播力的历史新高。
这样的实践也在事实上不断地证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的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的巨大的阅读期待,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活动舞台。
第三、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海内外受众热切地渴望了解,新时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将出现什么样的新特点、新发展、新走向,由此形成了巨大的阅读期待。
我曾经推出过一篇题为《朝花夕拾“利益相关者”》的“小小”“旧文”,在新华社客户端的浏览量居然迅速超过100万。有的朋友当时就感觉“出乎意料”,甚至觉得“有那么多人关心这个话题吗”?“朝花”为什么可以“夕拾”?一个小小用词的辩析,为什么可以引领中美关系定位这样重大的思考,并产生如此广泛的关注和重大的反响?
其实,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背景下,大国关系的调整,特别是中美关系的互动引发大量关注,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事情。我们也完全可以既把握住我外交工作方针与大局,同时又敢于担当,积极、稳妥地回应读者的阅读期待。作为权威、主流的国际时政媒体,我们用不着回避、躲闪,事实上你常常也无法回避、躲闪,而且你必须勇敢地站出来,并坚定地站在那里履行职责,不能回避、躲闪。
《朝花夕拾“利益相关者”》一文的实际效果说明,主动发声、积极回应,并用理性的语言、严谨的学理进行阐释、探讨,而非盲目炒作与煽情,反而能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取得更加良好的传播效果。
当然,海内外受众对新时代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阅读期待远远不只中美关系这一个领域,尽管这的确是十分重要的领域。可以预见,这一重大的阅读期待将是历史性、全局性、全球性的,它必将伴随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全过程。
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我们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而且要讲好“世界故事”,还要讲好“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故事”;我们不仅要“讲好故事”,而且要“讲好方案”,还要“讲好理念”,进而更要“阐释思想”。这样的使命和任务也将是历史性、全局性、全球性的,同样必将伴随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全过程。
回首这些年的实践,我们不断体会到了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道理:主流的理论和思想必将不断深入人心。关键的问题在于,你要把重大的、时代性的主题,常常被视为“深奥”和“晦涩”的理论与思想,与生动的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一般性的、程序性的报道、宣传,与深入解读、深刻阐释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传统的报道手段与新时代广泛、多样、融合的传播方式有机地统一起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兴起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世界范围内对新时代新阶段中国新思想、新趋势、新实践的关注也日益强烈、深入。深入阐释伟大的新时代思想,满足巨大的新时代阅读期待,仍然是媒体型智库与智库型媒体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光荣职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