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交通委召开会议表示,北京未来的车牌号要向无牌家庭倾斜,并且鼓励个人第二辆车有序退出,也即一人名下拥有多辆在本市登记的小客车的,车辆更新时可以选择其中1辆申请更新指标,其余车辆不予办理更新指标。如果你名下有两辆车,可以过户一辆给自己的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对方不用具备购车资格。此外,对于拥堵费和郊区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议,市有关部门将结合落实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研究论证。
其中拥堵费,很引人关注,这事其实跟房产税一样,提了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没落下去,到底怎么收费,也讨论了好久。所有人都觉得,这一刀是铁定要挨,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挨,或者什么时候挨,因为现在大城市的交通状况,早已经成了一锅粥,收拥堵费的目的就是要用价格手段,来控制车流量。这在经济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实际效果专家们还都在论证。目前有几个难点仍然没办法解决。
首先,现在不光是交通拥堵的问题,公共交通同样拥挤,所以并不是限制私家车就能解决问题的,私家车限制了,公共交通的运力还是不够。所以必须重新规划路网建设,让资源更加合理使用。
其次,拥堵费是否能起作用,这个谁也不知道,之前的限购,限行,让私家车数量反而快速膨胀,为了应对限行,很多家庭被迫又买了一辆车,这反而让停车资源更加拥挤。而交通流量依旧越来越拥挤,几大城市基本全都饱和。现在要不堵车,就不算是大城市了。
第三,收费技术难度也不小,通过什么手段实现,肯定得走电子化设备,直接牌照扣费,不可能再设个收费站,那么这些设备改造,也是个相当大的工程。需要汽车走在路上就被计费。
第四,在什么范围内,进行计费,现在一般一个城市都是全线拥堵,那么你这个圈要画多大是个问题。如果画圈还会引发挤出效应,也就是说圈内可能稍微好点,但是圈外可能会更加拥堵了。
第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必然起到抑制的作用,而且对汽车产业也将是巨大利空,现在国人刚刚买的起车,但是逐渐这使用费用越来越高,一旦征收拥堵费,一天下来让你花个百八十块钱,这绝大部分人可能也就彻底断了买车的念想。所以来自于产业的阻力也不小。
第六,民怨极大,这个跟房产税不一样,房产税是支持的多,因为有一套房子的还是占绝大多数,大家也都痛恨炒房。但是拥堵费这个是每天都要产生的成本,所以对于居民生活影响极大。只是对一些特别有钱的人有利,所以也有失公平。
第七,从国际经验来看,新加坡是第一个实行拥堵费的国家,他们用电子设备收费,在早晚高峰设备打开,开始计费,一辆车是3新加坡元,差不多是15块钱人民币,后来英国也采纳了这种拥堵费,每天画个圈,只要进来就要交5英镑,算是进城费,后来这个费用还逐年调,在2014年就涨过了10英镑,如果每天你在伦敦都开车上班的话,光拥堵费一项,一年就差不多3000多英镑,3万人民币左右。这显然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起的,而且新加坡和英国一共才多少人,无论从人口和面积都跟我们没有可比性。所以我们的拥堵费难度要比他们高的多。
综合来看,拥堵费难度非常大,虽然他不是税,不用立法,但是技术含量可不低,所以也依旧是迟迟不决,不光是北京,全国20几个大城市的拥堵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全球最拥堵的30个城市中,中国内地占了10个,包括北京、天津、广州、成都、上海、石家庄、福州、沈阳、杭州。大家都在等着成型可靠的方案,等着别人率先尝试,然后看看有什么利弊,自己再进行相应的调整,谁也不敢率先去尝试。
从老齐自身来讲,虽然我也深受堵车烦恼,但我也并不支持拥堵费,也觉得他可能根本落不了地。因为这个东西恐怕很难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制造更大的麻烦。而且留下了很多寻租空间。要彻底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一个是要多区域协同发展,不能总是将商业都集中在一个区域,潮汐式车流必然形成拥堵,这在城市规划上就要下手解决,第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现在公交地铁显然还远远不够,与其被挤成相片,那还不如在路上堵着,起码堵着还有点尊严,这是很多人的想法。第三靠技术,等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落地了,将彻底改变拥堵的局面,其实拥堵有一半都是规划和违章的问题。一条路只要出一个不守规矩的,或者事故,立马就堵上了。机器驾驶,就能尽可能的避免这个情况。别觉得这个很遥远,估计也就再有10-20年,就会实现。从拥堵费提出来到现在,光讨论也有5-6年了,汽车限购和限行都已经10年了。所以与其再去讨论拥堵费怎么收,不如全力去研究智慧城市,做新技术改造。这才是大势所趋。
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