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我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缩基础
11月CPI同比-0.5%,PPI同比-1.5%,引发通缩担忧。我们认为,CPI转负主因猪价下探所致,其负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PPI受石油产业链的价格影响较大,但保持向上修复态势,转正可期。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我国四季度GDP增速有望超出潜在增速,出现物价持续收缩的概率较小。央行三季度货政报告中也提到,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货币条件合理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概率不会因物价水平而转向。
我们认为,PPI连续修复传递的积极信号更值得关注。站在市场角度,PPI相对CPI能够更加灵敏地反映到工业企业利润上,因此我们同样需要关注PPI环比向上改善的速度。11月PPI环比增长0.5%,较上月显著改善,供需缺口仍显著存在,未来PPI仍有继续向上修复的空间,PPI与CPI的剪刀差有望在2021年Q1实现反转,工业企业利润将在Q1实现高速增长。
拿掉猪肉,CPI依旧为正
11月CPI同比增速-0.5%,剔除猪肉项后,CPI同比增速0.1%,依然为正。目前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猪肉价格对CPI同比和环比影响都由拉动变为拖累,剔除猪肉价格后的CPI同比和环比走势都相对乐观。剔除食品和能源项后的核心CPI同样持续正增,连续5个月保持在0.5%的水平。总的来看,食品项CPI下行主因猪周期下行,非食品项CPI有望加速修复,未来呈现温和再通胀局面的可能性较大,无需过度担心通货紧缩。
抛去石油,PPI接近转正
11月PPI同比增速-1.5%,依旧处于负增长状态,但抛去原油这一拖累因素后,PPI接近转正。PPI中的拖累项主为石油产业链及其下游的化工产业链。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染料加工业11月PPI同比增速-16.3%,拖累PPI 0.74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1月PPI同比增速-29.8%,拖累PPI 0.25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月PPI同比增速-3.0%,拖累PPI 0.21个百分点;化学纤维制造业11月PPI同比增速-10.4%,拖累PPI 0.08个百分点。PPI中的优势项主为黑金、有色产业链。PPI在未来呈确定性修复态势,转正可期。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情二次爆发;中美摩擦超预期变化
目 / 录
正 文
我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缩基础
11月CPI同比下降0.5%,出现了近1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是CPI转负并不等价于通货紧缩,结合目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来看,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较低。
关于通货紧缩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即构成通货紧缩,其反义词是通货膨胀。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以及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有三个特征: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并且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高以及经济全面衰退。
在实践中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一种是静态方法,主要看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标如CPI、PPI或GDP平减指数的同比增长由正转负,并持续超过一定时限;第二种是动态方法,主要观测物价指标是否出现环比连续下跌,如CPI环比连降3个月。我国在1998-1999年和2009年出现两次较典型的通货紧缩。CPI、PPI同比均连续数月处于负增长状态;叠加金融危机后总需求不足,经济基本面较差,因此可以判断为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目前来看,CPI在11月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主要受猪肉价格下跌和服务类价格修复较慢所致,其负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PPI受石油产业链的价格拖累较大,但保持持续修复态势,转正可期。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我国四季度GDP增速有望超出潜在增速,供需缺口尚未弥合,供不应求的现象频频出现,出现物价持续收缩的概率较小。因此,参考上述通货紧缩的定义,此阶段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的概率较小。
物价稳定是央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一,其核心关注的指标是CPI,在这个阶段尚不属于央行的重点调控目标。目前的CPI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抛出猪肉以外CPI依然为正,核心CPI也保持增长,因此CPI短时间转负并不会触发央行的宽松操作。实际上,2019年11月CPI因猪价上涨而加速上行时,央行却下调MLF利率5BP,可以看出猪周期并没有对央行的决策造成太大干扰。近期央行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到,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货币条件合理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总的来看,货币政策大概率不会因物价水平而转向。
我们认为,PPI连续修复传递的积极信号更值得关注。站在市场角度,PPI相对CPI能够更加灵敏地反映到工业企业利润上,因此我们同样需要关注PPI环比向上改善的速度。11月PPI环比增长0.5%,较上月显著改善,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由内需外需双旺导致的供需缺口,未来PPI仍有继续向上修复的空间,PPI与CPI的剪刀差有望在2021年Q1实现反转,工业企业利润将在Q1实现高速增长。我们认为,PPI连续修复传递的积极信号同样值得关注。
拿掉猪肉,CPI依然为正
本轮“超级猪周期”对于CPI的扰动较大。2019年猪价一路攀升,CPI高企,2020年猪价见顶回落,CPI下跌。2020年11月CPI同比增速-0.5%,剔除猪肉项后,CPI同比+0.1%,依然为正。今年生猪产能的确定性修复使得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猪肉对于CPI的拖累较大,我们剔除猪肉价格的影响后,CPI仍位于正增长区间,核心CPI也维持在了相对稳定的水平。
我们认为未来1~2个季度CPI有较强的新涨价动力,CPI持续小于0的概率较低。食品方面,冬季是猪肉消费旺季,需求侧对猪肉价格有一定支撑,12月份高频数据已有所体现;拉尼娜事件造成的冷冬,往往会使得鲜菜、畜肉等食品项的环比增长力度高于往常年份。非食品方面,随着疫苗渐进落地,出行产业链相关的价格(宾馆、机票、旅游等)有望提振;原油、煤炭价格回升亦有利于CPI交通项和CPI居住项修复。
总的来看,CPI转负主要由猪周期下行拖累,秋冬季节疫情小规模反复也使得CPI服务项修复不及预期。但随着猪肉影响趋弱,CPI非食品项增速中枢回升,未来呈现温和再通胀局面的可能性更大,无需过度担心通货紧缩。
抛去石油,PPI接近转正
11月PPI同比增速-1.5%,依旧处于负增长状态。PPI在2020年5月达到年内低点-3.7%后已经累计修复2.2个百分点,呈确定性修复态势。一方面,我国经济率先恢复、持续向好,全球经济也已经进入疫情适应状态下的弱复苏,供需两旺将带动PPI持续向上改善,转正可期;另一方面,各行业PPI分化明显,尤其是原油价格在低位震荡拖累了PPI的向上修复,抛去原油这一拖累因素后,PPI接近转正。
各行业PPI结构分化明显,PPI中的拖累项主为石油产业链及其下游的化工产业链。根据统计局披露,PPI中各行业权重来源于工业统计中分行业销售产值数据资料,因此我们采用2018年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来测算各行业对于PPI的拉动。
从表中可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1月PPI同比增速-29.8%,拖累PPI 0.25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染料加工业11月PPI同比增速-16.3%,拖累PPI 0.74个百点。处于原油下游的化工产业链同样修复较慢,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月PPI同比增速-3.0%,拖累PPI 0.21个百分点;化学纤维制造业11月PPI同比增速-10.4%,拖累PPI 0.08个百分点;纺织业11月PPI同比增速-4.7%,拖累PPI0.13个百分点。因此,仅与原油相关性较强的几大工业对于PPI的拖累作用就有-1.4%,换言之,拿掉原油后PPI已接近转正。
PPI中的优势项主为黑金、有色产业链。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月PPI同比增速4.1%,带动PPI修复0.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月PPI同比增速2.0%,带动PPI修复0.1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带动PPI向上修复0.04和0.02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情二次爆发;中美摩擦超预期变化
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