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南京12月18日讯(记者 薛海燕) 近年来,江苏南京加快推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的“两落地一融合”工程,运用市场化手段,实行人才、学科、产业联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团队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一批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新型研发机构茁壮成长。
新型研发机构鼓励科技人员持大股、实行市场化运作和职业经理人管理,以股权激励为突破口,理顺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享比例。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中,新型研发机构不仅是产学研的桥梁纽带,更是孵化创新型企业的“老母鸡”。孵化出的企业依托高端平台、聚焦前沿领域、面向市场需求,为南京增添了发展新动能。
2017年末,南京大学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高翔决定跳出事业单位体制,与团队在江北新区建立新型研发机构――人源化模型与药物筛选创新技术研究院,注册资本1000万元。800万元现金占股八成,另外20%的股份,江北新区管委会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各占一半,研究院同步成立了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今年8月份,江北新型研发机构“双聘制”试点基地揭牌仪式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这是南京江北新区为加快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一项有益探索,其核心是鼓励和允许优秀科技型企业家与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企业同时签订聘用协议,并以两个不同身份同时分别在企业和高校院所从事科技创新实践和科研教学。
在江北新区研创园,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通过“智能制造+”的模式赋能产业,孵化33家智能制造企业。目前,该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自身和多家孵化企业年产值均超亿元。
截至目前,南京市已建设新型研发机构410家,累计孵化和引进企业7248家,申请专利近7900件,引进社会资本超20亿元,搭建各类公共平台近300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