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行示范区首届金融峰会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0年会于2020年12月20日在深圳举办。
会议以“双循环新格局与资本市场新征程”为主题,广泛邀请政府与监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及业界领袖展开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分享真知灼见、展望前沿趋势。在此盛会上,金融界全程现场直击报道,为投资者带来最及时的监管思考以及业界声音。
会议上,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业协会周更强秘书长发表关于投资者教育和保护为主题的演讲。
他谈到,随着资管新规和相关细则的出台,资管行业需要打破刚兑,回归本源,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投资者能否支持和配合,社会能不能形成健康投资者文化。不仅是市场主体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场环境建设重要的方面。银行业作为资管行业的主力军,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逐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严格落实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转型要求,努力汇聚更多中长期稳定资金对接经济新动能。
中国银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的自律组织,在引领银行业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当然有些工作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发力和加强。
在健康投资文化的培育方面,近年来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金融机构已经共同参与做了很多的教育引导工作,监管机构侧重于从顶层设计为投资者提供保护政策安排和保障,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利用科技赋能提高实现对投资者权益的精准维护,司法部门着力探索金融矛盾纠纷的解决新机制、新途径,让金融纠纷真正实现化解在事前、调解在庭前,社会组织、智库和媒介积极发挥监管助手和引导作用,为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消费者搭建了沟通桥梁,畅通多方交流渠道,有计划、有针对性加强投资者教育。
中国银行协会定期参加发改委、银保监会等国家有关部门召开的座谈会,积极反应银行业消费者和投资者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后续出台针对性措施提供了支持。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投资者的金融水平、风险意识、维权意识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短板需要尽快补足,比如说投资者教育的战略规划和长效机制需要完善,当前投资者落实责任主要是销售产品的金融机构,当然监管机构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销售金融产品机构进行投资者教育时很难避免冲突,投资者交易反馈制度还没有出现,投资者诉求及时准确完整向投资者交易主管部门的传导还不够畅通。
其次,投资者教育的形式和投资者教育投资者的需求还不完全契合,投资者教育渠道大多是通过营业网点和微信视频新媒体渠道完成,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信息碎片化、传播扁平化,重选择、轻实践,对投资者教育普及比较困难。
在专业化培训学习方面,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客户对新产品的接受度、理解程度总体上讲还不够高。
此外第三方服务机构还没有充分发挥多元化的辅助作用,资源整合利用度不高。
目前来看,在投资者保护问题上仍在从五个方面努力。第一,注重立法,为投资者保护提供制度依据。第二,强化监管,规范金融机构的转业行为。危机以后欧美等国家对金融机构进行了严格的监管规范他们的行为。第三,专设机构,保护金融投资者合法权益。第四,强调信息披露,充分披露风险。第五,多方参与构建完善的投资者教育体系。
周更强强调,资管新规对不同机构的影响程度不尽完全相同,合格产品参与者转型容易速度较快,但是风险能力较低、客群基础比较大的普通投资者为主的理财产品转型进度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在专业知识、风控能力、权力主张等方面占据优势地位,对于打破刚兑接受能力远远大于普通投资者,因此投资者教育应着眼于普通投资者,特别是法律、制度、投资者理念行为习惯等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在法律层面,现行的法律环境和投资者自担风险的市场环境没有完全形成,产品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和量化风险的平均标准。需要通过立法等途径营造卖者竞争、买者自负的法律市场环境,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司法监督机制,将投资者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投资者理念和行为习惯两重方面,投资者应该回归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要谨慎的第一性原理,自身是财产第一责任的投资理念,提升金融素养,增强产品信息自主,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产品,警惕诱导型销售,及时更新风险评估信息,如实反应风险的承受能力。特别要逐步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尤其是首先要树立理性投资。只要是投资肯定就有风险,关键是你自己评价自己能够承受多大的风险。
在理性投资树立以后再逐步往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方向靠拢。
相关专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0年会来源为金融界财经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