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银行‘补血’就是为中小企业助力”。在2020年关于银行资本补充问题的采访中,这是专家对记者表述最多的声音。
受疫情影响,商业银行今年大幅提升了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力度,而这也使得资本消耗持续增加,银行资本补充的需求更为强烈。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36家上市银行(不含厦门银行(行情601187,诊股))合计实现净利润13033.32亿元,较去年同期少赚逾千亿元,同比下降7.69%。银行盈利的下降,也导致其内生性资本补充变得困难,更多的需要依赖外源性资本补充。
相较于大型银行,我国高达逾4000家的地方中小银行,由于面临着资本补充工具单一的尴尬处境,从而资本金压力更大,部分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已跌破监管红线。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6.25%和13.30%。反观城商行及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仅为12.44%和12.11%,且较二季度末分别下降0.21个百分点和0.71个百分点。
由于中小银行所服务的对象多为中小企业,在服务当地实体经济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此类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下滑,不但会限制其自身的经营发展,同时也会使得这些银行在服务当地中小微企业时被束缚住“手脚”。
正因于此,监管层高度重视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事宜,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可喜的是,随着支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政策的渐次落地,中小银行“补血”的道路越走越宽,包括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定增、IPO等多种资本补充工具被此类银行更为广泛的使用。
可以看到,2020年,无论是永续债还是二级资本债,银行数量占比最大的均为中小银行。而A股IPO排队队列中,绝大多数银行也均为此类银行。此外,今年12月份刚刚落地的地方政府专项债,更是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所“定制”。
一系列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将会极大地缓解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方式单一、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的局面。
通过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让此类银行更为方便顺畅的“补血”,不但能使其发展更为稳健,无疑也将进一步提高实体经济服务能力,为所在地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