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华社一篇题为《3岁以下婴幼儿超4700万,你的宝宝谁来带?》的文章将大众视野再一次聚焦在“托育难”的话题,触发了热烈讨论。
现实中,生娃没人带被迫辞职,没人带娃放弃生二胎,生娃成本太高,育托服务供养不足等等,一系列“托育难”让很多育龄夫妇感同身受。目前,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超过4700万,每年有高达1500万以上的新生儿,但托育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托育机构良莠不齐,营利目的强,费用很高等,也让很多父母难以承担选择陌生看护人的风险。
随着城市发展,多数城市产妇的平均年龄都在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年轻父母要兼顾职业和家庭,而0-3岁是婴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对于城市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寻找一个好的看护人困难重重。
事实上,为了解决“托育难”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努力。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规范了托育行业的正规性。
很多地方政府在“托育”方面也一直在行动,四川省发改委提出了很多有效措施来解决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带娃贵”“托育难”等突出短板,促进多元化托育服务提质升温。比如开展普惠托育专项行动,支持建设具有带动效应,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加强托育服务政策培训等等。
有些地区鼓励“托幼一体化”、增加配偶护理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支持职工带薪休假、探索弹性工作制等,还有相关专家提出,可以完善家庭福利政策,探索育儿补贴制度,增加家庭养育假期等,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在托育问题上都做出了很多努力。
笔者认为,“托育难”是当前社会条件下的普遍发生的问题,需要在顶层设计上给予支持,通过政府的政策监管和配套政策的推进来保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来保证托育服务质量,让家长真正安心。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托育难”也会随着法律法规完善,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投入的不断增加而不断改变,变成让育龄夫妇不再焦虑的事情。 (杨淼)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