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情的回暖,基金市场的销售高潮也随之到来。和以往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畅销不同,今年债券型基金成为了各大基金公司发售的主力,在各大基金论坛当中,讨论债券基金的声音也开始多了起来,加之新近上市的一只可转债创出了首日涨幅纪录,很多同学都非常关心,此次债券类基金走强的逻辑是什么?今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债券基金之所以最近成为基金市场中的焦点,首要原因就是在前期行情下跌过程中,大家的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对于债券基金“攻守兼备”的属性,有了新的认识。由于开年以来,A股连续调整,即使经历了5月开局的连续反弹,上证指数在年内以及整个二季度的行情走势,仍处于负收益状态,但债券市场的跌幅就较为有限,截至今年5月18日,中证转债指数仅下跌8%,仅为同期上证综指跌幅的一半。而具体到基金指数方面,优势对比更为明显。如短期和中长期的纯债基金指数年内涨幅均超过了1%,并且随着股指的底部回升,可转债市场的赚钱效应也开始凸显,本周一上市的永吉转债一开盘就高开50%,并在临近收盘的最后3分钟快速拉升,全天最终大涨276%,刷新了可转债上市首日涨幅的纪录。
另外,通过上周转债市场单日成交额均突破1000亿元水平,单周总成交额创历史新高这些现象,也足以说明,目前的行情并非存量资金空转,而是伴随涨势加速,场外资金纷纷涌入债券市场,从而进一步推高了债券行情的热度。
其次,目前的货币环境,也让一部分偏保守型投资者加大了对债券类基金的配置比例。毕竟,在基金组合搭配过程中,最能体现风险意识的,就是在不同类型的基金选择上。当前降息预期强烈,管理层为了挺实体经济,货币放水的趋势并未停止,在部分国有大型银行调降长期存款利率,并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的行动上,已经体现了非常明确的政策信号。这也直接导致了宝宝类现金管理产品收益率走低,吸引力下降,从而使得这部分“风险厌恶型”资金,开始寻找如债券基金等新的资产配置渠道。
从历史走势上来看,国债指数和企业债指数在近七年间的总收益率均超过了30%,年化收益率在3.8%到5.1%之间。而目前全国精选的60款中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则已经创出了2021年11月以来的最低值,对比之下,债券市场“风险可控,盈利可期”的赚钱效应,确实对相当一部分注重资金安全性的投资者,产生了吸引力。
加之一部分基金公司采取的“限购”政策,更是推波助澜。如今日,就有东方臻选、兴全稳泰等多只债基发布公告,称“从即日起,将暂停大额申购,部分基金在单一交易日的申购上限仅为100元”。并且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1162只债基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大额申购,占今年暂停大额申购基金总数的65%,可能有同学会由于无法申购对应的份额而苦恼。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识别基金公司的拳头产品,因为通过业绩表现、规模特征等角度衡量,目前限购上限设置到100元的产品,多数品种的中长期业绩均处于同类前1/2水平。当然,还有一种债基“限购”的初衷是源于基金经理的主动选择,他们更希望根据自身的投资策略,来匹配对应的管理规模,而不是盲目一味扩张规模。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债券基金仍有不同的类型细分。相对来说,纯债基金配置的债券资产以国债、金融债为主,波动空间、主动收益都相对较小,而转债基金则是债券基金中风险最高的类型,走势受基金组合中对应转债及转债正股的影响较大。这就意味着配置了债券基金,也并非“稳赚不赔”。
也有同学关心在我们长期定投过程中,债券基金的配置比例问题,这需要大家和自己的资金体量、性格特点、风险承受能力综合衡量。切忌不能将单一年度的业绩表现,作为配置债基的理由。因为从“风水轮流转”的客观规律角度出发,将熊市年度领涨的基金类型,作为基金组合中的主要收益来源,大概率会踏空下一年度的行情。以上证指数为例,在2008年下跌65%之后,2009年的涨幅高达78%;同样,在2018年跌幅近25%之后,沪指马上在2019年出现了单年度大涨20%以上的阳线。那么,同样的道理,即使权益市场在全年行情中都是以调整基调为主,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未来依然以调整下跌的视角来看待行情,并僵化搭建基金组合。因为一旦后市行情大幅回升,我们届时的投资组合,如果全部以债券基金为主搭建,就会直接面临踏空风险,从而陷入赎回债基,追涨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的怪圈,也就自然无法取得长线投资的理想复合收益率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