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中国证券报记者罗晗)30多年来,我国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如今以百万亿元体量位居全球第二,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
30多年来,我国债券市场从独自求索到拥抱世界,已吸引近千家境外机构入市,成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重要阵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将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继续扩大,互联互通进一步取得突破,必将为经济形成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小标题)时代传奇
上世纪80年代,国库券的发行成为我国现代债券市场建设的起点。当时,我国缺乏自上而下系统化建立债券市场的条件,国库券也不能自由买卖。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从政府到市场主体,投融资需求快速上升,建立统一规范的债券市场呼声不断。上世纪90年代初,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顺理成章地吸引债券交易转入场内,推动债券市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这一时期,交易所推出了国债现券和期货交易、企业债现货交易,债券品种和交易方式都极大丰富。
从1997年起,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开办和壮大,债券市场发展轨迹再次改变。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建设初期就拥有商业银行这类体量巨大的参与者,逐渐成为债券市场的主体部分。
近年来,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也取得长足进步,无论是投资者数量、产品类型还是交易体量均显著增加,市场活跃度明显上升,日益成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的重要场所。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我国债券市场存续债券已超过110万亿元,稳坐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的宝座,成为我国企业直接融资重要渠道。在这逾百万亿元的存续债券中,有一半左右是在两个或多个市场同时上市交易的。
30多年来,债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探索出一条大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路径,成为促进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小标题)拥抱世界
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在金融对外开放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探索最早是从交易所市场开始的。2002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国债、可转债、企业债券也被纳入合格投资者可投资人民币金融工具范围。
2005年,泛亚债券指数基金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2010年,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成为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事件。201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各类境外金融机构敞开怀抱,并取消额度限制,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
近年来,债券市场加快扩大对外开放,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受到国际市场投资者的普遍肯定和认可。
一方面,境外投资者参与度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9月底,共有近1000家境外法人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持有近3万亿元在岸人民币债券。另一方面,我国债券逐步被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
(小标题)美好画卷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债券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谋求更大突破提出了现实要求。目前,债券市场依然存在一些“痛点”亟待解决。进一步推动互联互通,深化对外开放,成为市场各方的共同期盼。
2020年7月,人民银行、证监会同意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望推动债券市场形成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金融市场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则是金融开放重要阵地。开放红利持续释放、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不断增强,债券市场国际化前景更加光明。(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