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 唐曜华
在资管新规倒逼行业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的背景下,自2020年以来,以“继续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降低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加大对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下称“两压一降”)为内容的信托监管行动持续推进,监管部门多次对信托公司压降通道业务和融资业务提出明确要求,尤其违规金融同业通道业务要求“应清尽清、能清尽清”。
信托公司顺应监管要求加快转型步伐,由过去传统融资业务、通道业务为主,转型为标品资产管理业务为主,并大力发展家族信托、服务信托等创新业务。
“去通道”取得明显成效由于信托通道业务通常通过成立单一资金信托来开展,近年来单一资金信托规模持续压降,反映出“去通道”取得明显成效。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以来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出现明显下降,从2017年末的45.73%下降至2021年末的21.49%,占比压缩过半;单一资金信托的规模也出现明显压缩,由2017年末的12万亿压缩至2021年末的4.42万亿,减少了63.2%。逐步扭转过去以单一资金信托居多的结构,近年来集合资金信托占比和管理财产信托占比明显上升,通道类业务被大幅压缩。
如果以信托管理功能来区分的话,信托资产可以分为事务管理类信托、融资类信托和投资类信托,通道业务通常为事务管理类信托。而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近年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2017年的59.62%下降至2021年的41.2%,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由2017年末的15.65万亿下降至2021年末的8.47万亿,减少了45.9%。
考虑到事务管理类信托中的服务信托占比逐渐上升,通道信托占比预计下降速度更快。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显示,近年来无论是主动管理信托还是事务管理类信托,其内部结构也在持续发生分化,事务管理类信托中的通道信托加速下降,而服务信托则快速上升。
主动管理业务则呈现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引导发展投资类信托业务的新趋势。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融资类信托占比在2019年达到26.99%的高点后,到2021年下降至17.43%。投资类信托占比则由2017年的23.51%,上升到2021年的41.38%,出现了大幅上升。在监管引导之下,信托公司过去依赖通道业务、融资业务的格局在发生变化,主动管理能力在逐步加强。
房地产信托大幅压缩,证券类信托占比跃居第二除了通道业务外,信托传统业务“三板斧”的另外两大业务是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受“两压一降”影响规模也已显著下降。
近两年房地产信托规模明显萎缩,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资金信托投向房地产行业的比例从2019年的15.07%下降到2021年的11.74%,房地产信托余额从2019年的2.7万亿下降到2021年的1.76万亿,减少了34.8%。今年一季度末,房地产信托余额进一步压降到1.57万亿,占比进一步压缩到10.64%。
去年下半年以来,多家房地产企业爆雷,房地产信托违约压力大增。据华宝证券研报披露,2021年房地产类信托涉及金额较多,违约风险项目涉及金额约917亿元,占1500亿全部违约金额的61.1%。截至7月22日,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达到578.46亿元,占总违约规模约77.77%,占比进一步上升。
投向基础产业领域的资金信托余额也明显下降,从2019年的2.82万亿减少到2021年的1.69万亿,占比从15.72%下降到11.25%。基础产业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基础产业领域的信托计划。其中,投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被称为基建类信托,其参与实体基本为地方国企或融资平台,所以又被称为政信类信托。基础产业信托规模压降意味着地方融资平台通过信托融资的规模呈现下降趋势。
在市场和监管指引的共同作用下,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标品业务和投资类信托业务已成为信托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信托公司纷纷依靠金融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标品业务系统支持能力。投资证券市场的标品信托规模出现大增,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从2019年的1.96万亿大增至2021年的3.36万亿,短短两年时间增加了71.43%,占比从2019年的10.92%增至22.36%。在所有投向中由排名垫底跃升至第二,仅次于工商企业信托,成为资金信托的重要投向之一。其中投向债券市场的比例出现明显攀升,从2019年6.88%的投资比例,上升到2021年的15.68%。投资债券市场的余额从2019年末的1.23万亿,增加到2021年末的2.35万亿,两年时间增加了91.06%。
从近几年信托行业转型发展来看,开展债券投资业务、发行纯债产品是很多信托公司拓展标品信托的第一选择。这跟信托公司客户的风险偏好有关,信托公司此前通过非标业务积累了大量的高净值个人客户,而这部分客户风险偏好相对较低,以固收类资产配置为主,在融资类业务压降后,标品信托中的固收类信托成为替代的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一些信托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推出固收、固收 、权益等系列产品。
信托公司围绕资产管理强化主动管理能力的同时,还积极切入TOF/FOF业务领域。TOF/FOF信托可以进一步满足高净值客户对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近年来成为信托公司展业新战场。据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统计,2021年超过40家信托公司开展TOF/FOF业务,建信信托主动管理的资产配置FOF产品规模达247亿,稳居行业首位。
TOF业务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还有华宝信托、外贸信托、中航信托等。
家族信托等财富管理业务异军突出作为监管鼓励的信托本源业务,家族信托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信托公司重要的业务转型方向。家族信托集财产保护、财富保值增值和财富传承的功能于一体,是信托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在发展家族信托等财富管理业务的过程中,信托公司携手保险公司、公益基金、商业银行、券商、第三方财富公司、律师事务所和税务事务所等,打造财富管理生态圈。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家族信托业务存续规模为3494.81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约30%。有16家公司家族信托存续规模逾百亿,头部机构优势显现。其中建信信托、平安信托、中信信托和外贸信托排名靠前,家族信托存续规模合计超过500亿,合计占比超过70%。
家族信托可兼顾资产隔离和财富管理的需求,在功能上趋于多元化,除了财富管理、有序传承及风险隔离等基础功能外,家族信托的功能类型已扩充到品质养老规划、子女定制教育规划等。在受托财产类型上,股权、房产等非货币形态的财产逐步增多,多家信托公司尝试纵向扩围,挖掘保险金信托、资金型家族信托、股权家族信托等的更多可能性。
并且家族信托逐步往普惠方向发展,使得规模得以快速做大。2021年,多家信托公司相继推出更具普惠性质的家庭信托产品,业务普及度和接受度得到大幅提升,家庭信托在兼具家族信托核心功能的同时,成功实现了家族信托的普惠化发展。比如建信信托推出的普惠家庭信托爱予信托,以40万元设立起点,远低于家族信托1000万元的设立标准。平安信托今年3月推出的一款保险金信托产品“平安家庭信托”,起步门槛仅需100万总保费或保额。
资管新规已经为信托公司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业务是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融资业务的持续压降,预计未来信托资产规模中传统信托融资业务的比重将继续下降。信托公司将回归本源业务,以家族信托为主的财富管理业务、以标品投资为主的资产管理业务,将成为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不过标品信托主要投资于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而该领域竞争非常激烈,信托公司无论是从人才还是经验方面并不占优势,业务转型并不容易,但长远来看,带有本源性的服务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标品业务将成为信托公司发展新路径。
(统筹:马春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