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动态 >

全面加强本科教育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石

2019-01-03 19:21:03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2015年6月,学校在此召开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大会,时隔三年半之后,我们在这里再次举行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旨在着眼教育强国、交通强国建设和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拔尖创新人才。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本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加强本科教育,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石。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学校本科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新阶段、新起点上,全面加强本科教育,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培养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时代新人,不断推进学校本科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下面,就学校本科教育工作谈三方面的意见:

一、新时代本科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几乎所有大学都发轫于本科教育。然而,在发展进程中本科教育一度被忽视。目前,国内外开始重新回归本科教育、重视本科教育。

(一)国际本科教育新形势

国外发达国家早已重新将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在1998年发布了《重塑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在2001年发布了《重塑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2016年5月,英国教育部发布了名为“知识经济体的成功——教学卓越、社会流动及学生选择”的《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从国家战略层面强调“回归”教学。斯坦福大学发布了《本科教育报告》和《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等文件,强调要像对待科研一样重视与支持教学。MIT发布了《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未来》(2014)、《高等教育改革的催化剂》(2016),重点强调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还要求全体教师、大学的高级管理层、学科和专业负责人、科研团队都必须参与其中。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讨论(与同伴和专家)、跨学科思维、自学和掌握学习。哈佛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其所著的《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深刻反思哈佛大学一度忽视了本科教育,是失去灵魂的卓越。

(二)国内本科教育新形势新要求

大学兼有教学与研究双重任务,教学与研究应当有机统一,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下,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过分强调科研,崇尚科研是“王道”,科研成为愉悦、成名和奖励之源,教学或多或少地成为不情愿的负担和陪衬,忽视教育特别是本科生教育的情况普遍存在,大学俨然变成了科研机构。其实,《礼记·学记》早已指出:“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这是2500年前古人对教育为本的提法,意思是“重视根本,教育先行”,这对于我们当代的教育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已不相适应,切实重视教育并加快教育变革已迫在眉睫。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中国教育“新三步走”战略,明确到2022年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期;到2035年是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前列的决胜期;到本世纪中叶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达成期。

本科教育工作会后,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文件,给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战略性指导原则,即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坚持完善机制,持续改进;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同时发布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是新时代中国高校的“领跑计划”,要求打造“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争取到2022年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

二、学校本科教育的主要成绩与不足

(一)主要成绩

多年来,学校上下齐心协力,学校本科教学、特别是质量保障体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得到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评估中心、高教学会的高度评价。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精品课程等一系列质量工程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学校现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在全国排第7位,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位列全国第9,是进入前10的唯一一流学科大学。学校还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创新方法教指委10家创新方法应用示范高校”、2016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获评“2018年全国优秀创客中心”殊荣的全国5所高校之一。

1989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2018年参加四川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获得四川省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6项。近十年来,在轨道交通领域共获得国家科技奖35项,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新时代在“教育强国”和“交通强国”战略指引下,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国际化战略”、“数字化战略”三大战略,深入实施“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生命跨越”四大学科行动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五有”交大人为自觉追求,强化“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定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业已形成“1个体系、4个融合、4个支撑、4项保障”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二)主要不足

1.全员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

部分教职员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未能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员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还未完全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实效性不强。

2.学校专业发展不均衡,部分专业培养目标尚不能有效支撑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

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不足,新兴专业建设相对滞后,部分传统学科专业亟待改造升级。学校部分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着定位不够准确、培养理念不够先进,无法有效支持学校培养目标,也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问题。特别是没有经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的部分专业,尚未形成培养目标合理性的定期评价机制和持续改进。

3.重科研、轻教学,科研教学未形成良好互动

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表现在部分教师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的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主观意识上存在轻视和弱化本科教学的现象,教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本科教学能力和质量意识还有待于提升,教学奖励的力度以及覆盖面与先进院校相比仍有差距。

4.通识课程资源不能满足人才培养新需求

新形势下社会和企业对学生道德价值、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跨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大多属于通识教育范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2条毕业要求中至少有7条就与通识教育密切相关。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也对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作为传统工科优势学校,通识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尚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本科教育

重视教育教学尤其是“回归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大学要担当起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人文精神的高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的责任。当前,全校上下要着力提高思想认识,“以本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加强本科教育,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石。

(一)以德为先,价值引领

大学应教会学生三样东西:知识、能力、精神。以前注重知识,现在越来越重能力。今天这个社会不仅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是以能力为本的“能本”社会。从以前过多专注知识传授,到现在更强调能力培养是个了不起的进步,但还需要再上一个层次。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是形而上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如果把知识比作血和肉,那么能力就是筋和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就是灵和魂。一个健全的人固然需要血肉丰满,强筋健骨,更需要高贵的灵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大学》中有一句充满诗意的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以德为先、价值引领至关重要。《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左传·襄公》书:“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资治通鉴》曰:“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多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还根据“德”与“才”之间的关系把人分成四类:德才兼备是圣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庸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是小人。在众多有关小人的定义中,我以为司马光的这个定义最为深刻。小人绝非平庸之辈,很多小人很有才气,甚至非常有才华,但人品不好,反作用和破坏力更大。

学校应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度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明确“四个正确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四全”教育大格局,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全面治理整顿本科教学秩序,持续改进和提升培养质量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玩命的中学,轻松的大学”。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二高三固然辛苦,但是,大学也绝不是养尊处优之所,更不是一个礼拜大醉1-2次、一周五天睡到自然醒的“醉生梦死”之地。大学不是用来吃吃喝喝的,不是用来睡大觉的,也不是用来谈恋爱、看影视剧、打网游的,甚至也不是用来创业的。大学是用来学本领的,是用来增强未来职场竞争力的。

在陈宝生部长提出的“四个回归”中,第一个回归就是针对学生的“回归常识”。学生就是要读书,这是是常识,是天经地义的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尤其是本科教育教学秩序,就是要治理教育教学中的种种乱象,持续改进和提升培养质量。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应对教育质量危机,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一致选择。教育部《2007-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0年来,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由2700万人上升至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3%上升至45.7%,高等教育正快速迈入普及化阶段,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质量挑战日益严峻。已有经验表明,外部因素如教育资源投入、外部问责和评估等,并不能必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部教学质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质量是生命线,质量是核心竞争力,放弃质量无异于慢性自杀。现在全社会越来越强调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从外延式、粗放式向内涵式、精准式发展转变。学校须持续开展对本科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完善和优化学生学习与发展支持等质量保障环节的质量标准、指标体系与实施办法等文件。以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加强“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工作,依托和完善以“学”为中心的“一框架、两体系、三支撑”的课程质量持续提升机制,将质量监控有效覆盖至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之作为学校一项常态化长效机制抓好落实。

基于课程主阵地,学校要综合应用课堂表现、随堂测验、课后作业、课程报告、在线学习、正式考试等方式,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深度学习;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加强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优化过程考核成绩在整体成绩中的比重;基于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支持网络化、管理信息一体化、人才培养信息数据化等基础,实现精细化的教学过程管理;围绕教学质量标准,根据质量保障体系评估要求,依托学校相关学术组织和专家团队,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定期开展校内自我评估,动态调整评价指标,注重反馈和改进成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进一步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通过持续改进和不断迭代优化,让质量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有竞争力,越来越能够做到实质等效。要吸纳教育主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完善评估结果的反馈机制,注重持续改进效果的跟踪。加强对质量标准的宣传与培训,确保质量文化达成共识。在构建具有西南交大特色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全面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此特别提示,学校即将开展的本科教育教学振兴行动计划拟试行“教考分离”制度。以前,到期末时老师敲黑板画重点,今后,教归教,考归考,教课的老师自己不得出考题,要请别的老师出,甚至直接用另外一所大学的考卷,想轻松过关——没门!此外,“裸考”也将成为历史。

(三)加强对专业的调整、优化和再造

西南交大现有四大学科板块,分别是工科、理科、人文社科、生命医学。首当其冲应该审视这四大板块各专业是否合理、均衡。要纵深推进“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生命跨越”四大行动计划,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交通特色。根据现有专业办学质量,按照不重复、不相近设置的原则,通过合并、停招等方式,淘汰一部分基础差、实力弱、制约学校长远发展的专业,对那些落后于时代和市场需求的专业要坚决关、停、并、转。建设一批引领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专业,实现整体专业结构与布局的再造与优化,进而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要高度重视“新工科”建设,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加大对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力度,使其“老树开新花”。培育战略性新兴专业要遵循“实然”与“应然”有机结合的原则,既要立足现有基础、特色、平台和资源条件,更要突出前瞻性、前沿性、创新性和时代性。要瞄准“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依托学校“双一流”交通运输学科群和“智能+”学科群建设,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须知,建一流学科须建设“一流专业”且通过国家专业认证,创一流学科必先创一流专业。

(四)推动“课程课堂革命”,加强教材建设,打造“金课”

富兰和史莫克等教育改革研究专家指出:“仅限于宏观的策略规划和学校整体变革的努力多半是无效的,只有每个课堂的教学有所改善,教育改革才会有真的突破。”课程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方法变革亟待落地。课程要强调科学性、先进性、高阶性和创新性,要提升课程的“三度”,即深度、难度和挑战度,坚决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金课至少包括五类:线上课程、线下课程(传统课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课程、实习实践课、鲜活生动深刻的思政课。

建议以后把"慕课”换成“牧课”。说到放牧的“牧”大家眼前浮现的画面是什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场景是什么?很自由、很享受、很惬意地挥动鞭子赶着羊群。“牧”和“慕”一字之差,传递的教育理念迥异:真正凸显学生学习的本体性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枯燥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甚或愉悦的经历和体验。师生间不再是简单的教和被动的学,而是学习共同体。应加快推进“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移,积极建构基于“学生体验”(student experience ) 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生的自主教育,推崇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驱动下的深度学习,力争做到自学习、自组织、自培养、自规划、自调节和自适应,使作为学习探究者的学生,尽快成长为知识的建构者、科技的创造者、文明文化的传承者和光大者。

下一步,要以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突破口,建设一批一流课程,打造一流课程群。须知,建国家级一流专业必须有国家级一流课程,创一流专业须结合Moocs、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项改革。当前,首先在省级一流课程层面上,依托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课程建设研究专委会,充分发挥学校作为理事长单位的优势,统筹全省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引领省级一流精品课程,为打造国家级一流精品课程蓄势储能。同时,严格把关课程相关环节与要素,强化课程教学设计和课程内容创新,实现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深刻转变。

课程离不开课堂,三年前西南交大就明确提出“五课堂”概念。第一课堂就是教室内的课堂、45分钟的课堂;第二课堂是校内林林总总的兴趣小组、社团等课外活动;第三课堂是校外的各种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第四课堂是通过交换生等方式参加海外的留学游学访学以及出席国际会议或workshop、seminar、summer school等学术活动和暑期班。以上四个课堂全部是在真实物理空间发生的。第五课堂则发生在cyberspace,是虚拟电子网络空间的e-learning,这五个课堂共同组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线上线下同在的“泛在”课堂,共同构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全时空”课堂。今后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五课堂”的内涵和外延,并切实将有关工作落实落地落细落小。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学校要进一步发挥教材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教材为载体,深化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将尽快成立教材管理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全校教材工作,建立对教材的审查、使用和修订的长效机制,保障教材编写质量。在此重点强调五大类教材:核心课教材、新专业(新工科、新文科)教材、数字化教材、特色教材、英文教材。

要争取若干门核心课教材入选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若能纳入这个范畴学校的影响力就会得以大大提升。新专业教材要组织专门力量加快推进,有些教材尽管是传统专业教材,但也面临更新换代升级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属于新教材范畴。数字化战略是和国际化战略分别是学校“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数字化教材英文教材是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不待言。要结合信息教育现代化加强数字化教材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全英文教材建设教材。要推进以高铁工程系、高铁经济学为代表的系列轨道交通特色教材建设,此外,还要全面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要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与规划教材编写,强化教材研究,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学生价值体系转化,使教材更加体现科学性和前沿性,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持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教育生产力,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引发了教育教学模式的革命性、颠覆性变化。在ABC时代(AI+Big Data+Cloud,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M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CR(影像现实Cinematic Reality)等技术大行其道,“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

要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实现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变轨超车”,推动在线开放课程、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创新教育形态、丰富教学资源、重塑教学流程;推进教学管理系统现代化,优化管理手段。以教学目标为牵引,建设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及时的高等教育云平台,打造“智慧校园2.0”,注重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的学生个性化学习。进一步推进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虚拟仿真实验室与实验项目建设,打造优质课程资源。通过慕课建设带动整体课程教学水平提升,规划建设高质量Moocs以及SPOCs、微课等,重点在思政、创新创业等领域推出在线课程。积极推进“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模式试点,加大“智慧教室”投入,加快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促进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六)“领跑计划”,引领未来

今年上半年,在成都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发布了高教40条和“六卓越一拔尖”创新人才计划2.0,此计划被官方称作“领跑计划”。现在,很多人仅仅知晓创新计划2.0这件事,却并没理解为何冠以“领跑”的深意。

中国已经从一个地区大国变成了一个名至实归的全球大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可是,总量上去了,内涵和质量呢?我们的教育、科技、金融、军事、国防,特别是创新能力怎样?差距显然很大,可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多。就高等教育而言,目前,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高校的硬件设施差别不大,有些甚至更好,但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拨尖创新人才的水准亟待提高。从人才质量竞争力来看,中国在100余个国际组织中均普遍存在“代表性缺失”现象。

正是意识到这些差距,我们才知耻而后勇,将几年前小范围试点的“六卓越一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升级为2.0版,打造覆盖文、理、工、农、医、教等领域的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领跑计划。特别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将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增加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胸怀、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未来科学家和思想家。假以时日,希望他们成为栋梁之材,成为站在世界科技最高峰和人类思想之巅的巨擘。

今年10月底,我在上海滴水湖参加了一个论坛。这个名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的论坛,共来了26位“诺奖”获得者,其中11位化学奖、7位物理学奖、5位生物医学奖和3位经济学奖。还有8位菲尔兹奖、图灵奖、拉斯克奖、沃尔夫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世界顶级奖的获得者。此外,还有包括张首晟等多位杰出科学家和几十位国内两院院士在内的诸多大咖,这是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参加这个论坛令我感慨万千,一方面,感慨在五年十年前中国怎么可能举办如此顶尖的论坛,但今天真真切切做到了;另一方面,感叹论坛唱主角的多为国外科学家,我们自己的“诺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在哪?

诸位要从培养理、文未来世界领跑者的高度看待“领跑计划”,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通过探索书院制,搭建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建立本研衔接特别是“本博贯通”培养模式、招生考试及配套制度等,加快建立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要切实落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要求,构建“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维一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眼未来确立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突出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强化建设交通、土木、机械、电气、信息、地学、材料等学科集群,打造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家级专业。对具有迫切需求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生态环境保护、智慧城市及卓越律师、卓越新闻等相关专业加强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省部级优质专业。依托茅以升学院,构建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一批基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区。

(七)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全人”

未来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淡化专业,强化通识;淡化知识,强化能力和素质。时至今日,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远未到位。在一些人心目中,通识教育就是理工科学生读点文史哲,或者反过来,文科学生学点数理化,或者理科生和文科生都知道点天文、地理、歌赋、音律、金石、篆刻、书艺、丹青、戏剧等。也有人认为,通识就是什么事都知道一点点,通识课就是概论课、导言课,就是什锦课、拼盘课,甚至就是轻松过关的“水课”。如此这般的认知,可以说是对通识、通识课和通识教育的极大误解,甚至是亵渎。

通识教育中“通”有普通、普遍、通解、通用、通晓、明白、贯通、通透之意,“识”则指称见识、器识、智慧等。因此,只有那些最普遍、最基本、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才能称通识。大学为何强调通识教育?这得从大学的本义说起,大学最经典的定义是:探索和传承普遍学问的场所。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普遍”。实际上,大学的英文单词是University,其词根为Universal,中文意思是普遍的、宇宙的、世界的、一般的,而不是专门的、专业的、更不是职业的。由此可见,“大学”和“通识”之间的内在逻辑。

现在,大学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过分强调就业和职业,过分强调与市场接轨、适应社会,有些学校甚至沦为“职业培训机构”。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关切同学就业状况、重视专业教育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过分重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漠视通识教育,尤其漠视作为通识教育题中之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爱因斯坦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是(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

大学培养的人,不应该仅仅是具有某些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单向度”人。大学应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人,培养成为知识全面、视野广阔、教养博雅和人格完整的人,培养成有个人修养、有社会担当、有人文情怀、有科学精神、有历史眼光、有全球视野的完整人,简言之,大学要培养“全人”。著名教育家潘光旦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强调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全人”,是古今中外前辈先贤们深邃的通识教育思想精要所在。

关于通识教育,还应作更深入的思考。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大陆讲的“通识教育”,在海外更多对应的不是general education,而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何故?能否因此说通识教育的精华、精髓、精要就是自由?从一定意义上讲,回答是肯定的。陈寅恪有句名言“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裴多菲有首名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帕特里克·亨利曰: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这些都是对自由之重要和宝贵的极好诠释。

若进一步追问,自由的核心是什么?自由就是无限,即没有限制。由此引申,既然自由等于无限(制),那么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错!“为所欲为”表明被欲望所约束、绑架,恰恰是不自由的表现。基于这样的逻辑,“喜物”、“悲己”也是不自由的,因此,才有了范仲淹的千古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样,待在“必然王国”是不自由的,需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超越”,斯宾诺莎如是说。

(八)通识教育的“无用之用”

对前面所讲的通识教育重要性,想必大家认同。但仍有一个疙瘩尚未解开:怎么想怎么看都觉得通识教育没那么有用!诚然,通识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实用性、专业性、职业性的教育,也不直接以职业作准备为依归,它不能产生功利的、现实的、物质的、实在的和直接的效用、功用或好处,从功利的角度讲的确无用。实际上,现在很多人做不做事,用多大的力气做事,都取决于做事带来的“功利”或“效用”。有功利或效用的事就做,否则免谈。君不见,有些人去支教或扶贫,是因为可保研或给“素拓”加分;去听(够)十场学术报告,是因为可以折合0.5个学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实际上,功利主义古已有之,只是如今犹烈。“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但是,如果没有千钟粟,没有黄金屋,没有颜如玉,请问这书还读不读?难道读书就是奔着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去的吗?须知,读书不仅是“为稻粱谋”,读书的最高境界不是学以致用,甚至也不是学以致知,而是孔子、朱熹所推崇的“为己之学”:心灵的攀登与成长。

通识教育看似无用,实则有“无用之用”。因为“有用有所难用,无用无所不用,无用即大用”。通识教育充分体现罗素“从无用的知识与无私的爱的结合中更能生出智慧”的论断,充分体现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盖房子一定有柱、梁、墙,然而,真正用的却是空间,这就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这些东西表面上看很空、很虚,却无时不在根本性地发生作用和影响。

(九)经典阅读

2017年全球年均阅读书籍数量排名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人均每天读书20.38分钟,民众阅读总量稳步增长,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巨大,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以色列一年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达到60本,同时它也是全世界唯一没有文盲的国家。在座的各位同学请扪心自问,除了教材你还读过什么书?读过几本?有人会很不服气地说,纸质的书虽然很少读,可自己天天甚至时时在刷微信、微博、朋友圈。诚然,使用电子浏览器和智能终端浏览电子资讯资料行为,包括刷微信、微博、朋友圈在内,当然也是阅读和学习,但通常属于快餐化、浅表化、碎片化和平庸化的“浅阅读”。

读书学习若习惯于“浅阅读”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惯性的“浅阅读”式读报、读图、读网等行为一旦形成,将使阅读止于资讯获取和字面意思,难以进行深入思考,缺少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敏锐性和批判性。恰如雅斯贝尔斯多年前感叹过的情形:人们草草阅读,只知追求简短的、能快速获知又迅速遗忘的讯息,而不是能引起反思的东西。因此,需要沉静潜心的“深阅读”,尤其要尽可能多地读经典,因为但凡称得上“经”和“典”的,都代表了所在时代的最高智慧,读经典是性价比最高的事。通过阅读经典,“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充盈个体的灵魂,从而体悟自身的存在与意义,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与幸福。长此以往,必将涵养出由内到外透出来的高雅气质,心胸更加敞亮,心态更加平和,人生也更加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