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蒙蒙亮,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学生都裹紧了运动服,来赴这场每周早训“约会”。田径场上,出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身影,在训练队列的停止间转法时,一个男孩坐在轮椅上,为了跟上班里同学的步伐,拼命地转动车轮。
这样的场景,在运动场上“上演”了无数次。
20岁的胡泽洋是该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大二学生。不满1岁时因病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从此轮椅便成了他的双腿。
胡泽洋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珍惜可以学习的时光。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他不仅读完了小学和中学,高考还考上心仪的专业,从新疆和田来到武汉。
这个周四10时25分的“社会心理学”课,9时50分胡泽洋就从寝室出发了。“来得早,我可以坐第一排。也可以复习、预习。”胡泽洋说。
课堂上,教师提问:“肢体语言的沟通有哪些?”胡泽洋迅速反应过来举手回答:“有拍肩膀、拥抱……”课间的时候,他又到讲台前,请老师回放两页PPT,用手机拍下后,赶紧回去补笔记。
“我今年教了200多名学生,他是举手回答问题最频繁的。”英语教师胡立莉评价胡泽洋是“老师最欣赏的学生”,不仅课上积极,课后也经常找老师讨论专业问题。
不仅如此,胡泽洋还是“笔记达人”。过去一年多,他坚持记笔记,寝室的书桌上已经摞了十几大本笔记,随便翻开一本,框架图、彩色字体、箭头……里面的知识点归纳得井井有条。
除了学习外,社会实践也一样都不落下。入学一年多,胡泽洋参加了几十场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等活动。“前几天,我在‘文理书香,歌颂青春之歌’演讲比赛现场就看到了胡泽洋。他第二个上台,讲的是《阅读——青春最好的装饰》。”文理学院传播学专业大二学生方宇萍说。
“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在时间的洪流中,你就会离别人越来越远。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胡泽洋挥舞着双手,在台上激情高昂地演讲着。“我听得出来,他没经过演讲训练,但他台风沉稳,讲得很流畅。”方宇萍后来才知道,当时胡泽洋低血糖发作,但仍然坚持演讲完。
对胡泽洋来说,参加各类活动是另一种人生功课。“大学不是安逸、享受的代名词。我想‘抛砖引玉’,给身边健康的同学们做示范,我都可以做到,他们一定能做得更好。”胡泽洋说。
2019年,胡泽洋还写了入党志愿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希望能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
“‘示范’的效应是显著的。身有残疾的胡泽洋如此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浪费光阴!”班长王伟介绍,在胡泽洋带动下,班上形成了互帮互学、热心公益的浓厚氛围。
“我们要为他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学迅介绍,学院为胡泽洋安排了单间宿舍,有空调、冰箱,还有两张加宽的单人床,方便他和家人一起住;上课的教室除了实验教室和英语视听室外,全部安排在一楼。学校还组建了几十人的“胡泽洋帮扶团队”,帮扶内容涵盖学习、生活、康复等方面。
“非常感谢一路陪我走过的老师、同学们,因为有了他们,我的大学生活才这么美好。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胡泽洋说。
(中国教育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龚明伟 耿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