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后的开年之际,我们最缺乏的是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日前,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2019年年会暨校长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培养基地培训会”中表示。
“真正的教育公平应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因材施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刘彭芝谈到,当前,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将英才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放到教育公平的对立面,误导公众。大家应该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在潜能、个性、志向等各个方面与普通后备人才存在差异,对他们施以合适的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是对他们的教育公平。
会上,刘彭芝作了题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的主题报告,原文如下(文有删节):
今年年会的主题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这也是我报告的主题。加上拔尖两个字,源于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匮乏之现状的高度关注和忧虑。
在世界科技竞争领域,我们在“被卡脖子”,缺乏核心技术,缺乏拥有核心技术的人才,这让我们被别人卡住了脖子,屡屡吃亏、吃大亏。我作为一位一直在培养英才、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思考、实践、呼吁的教育工作者,深感痛心,且倍感压力,也更坚定了要团结更多的有识之士为之奋斗的决心。
在中国日益站到世界竞争舞台中央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各个领域缺乏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事实,这已经成为我们必须突破的瓶颈。而说到底,我们缺乏的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此,我们不仅要发挥教育的奠基性作用,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培养建立适当的机制体制,而且要在全社会呼吁,营造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土壤。
旗帜鲜明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工作
第一,发现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政策的坚定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处于创新人才的顶端,对国家的自主、创新、可持续性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放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势在必行。这方面说了很多年,但至今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缺乏国家层面明确的立法、政策。
当然,也有一些进展。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教育部批准了一批开展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试点高校及中学,这些学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都遇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困难,尤其是各级各地政府在实际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摇摆不定。这就让我们这些从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业的学校和人员处于极不利的位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希望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能够强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策制定和坚定实施。
第二,营造有利于发现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舆论环境。虽然说了很多年,但事实上,在整个中国社会,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还是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不仅是普通民众,即使在教育领域,也有很多人不了解、不理解,甚至误解和歪曲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今天也有很多媒体记者到来。希望你们能在媒体上大力宣传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广为传播,我们从事这一事业的人也要在各种场合不断发声,让越来越多的国人认同这一事业,使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变成一个阳光事业。
第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已经深入人心,为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开展的各项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效。在此背景下,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将英才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放到教育公平的对立面,误导公众,成为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阻力、最光明正大的借口。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在潜能、个性、志向等各个方面与普通后备人才存在差异,对他们施以合适的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是对他们的教育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应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因材施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从古今中外涌现出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经历来看,其背后都有良好的教育作为支撑。良好的教育不一定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但是拔尖创新人才一定有良好的教育环境。
科学系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工作
第一,发现拔尖创新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发现和培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发现,就没有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是客观存在,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事实上都存在极少数在智能、志愿、人格特征等方面远超平常人的超常人才、天才,好的教育、好的体制、好的社会环境,应该要让这极少数人脱颖而出,将其才智得到彰显,为国家社会做出突出贡献。发现他们,给与他们机会与平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学校为例。学生中有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教师中也有。作为领导,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
第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搭建合适的平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不走寻常路。他们往往是有特殊才能同时也有特殊个性的人,培养他们,不能循规蹈矩。学校教育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师配置、教学过程、评价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而对成人也需要给与他们不同的机会和待遇。
第三,打造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科研院所一条龙的拔尖创新人才绿色培养通道。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比晚发现要好、早培养比晚培养要好,应形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联动、校际联合的局面,建立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体系。
一是在自主招生等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使拔尖创新后备人才能够通过合适的通道升入高等学府;
二是改革“一刀切”的小升初、初升高制度,允许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以科学的方式甄别、选拔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三是允许条件许可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打造自身的绿色通道,开设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学段,并与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文章来源:京城教育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