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近日申报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的新闻备受关注,也再次引发人们对高校更名现象的讨论。
“学院”更名为“大学”,已不算什么新鲜事。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18年,我国至少有580所高校更名。对于这种现象,舆论上往往多有贬意。“装点门面”“贪大求全”“名不副实”“徒有虚名”……是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的词汇。不可否认,现实中的确存在一些高校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跟风改名的例子,更名中也不乏一味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现象。但若因此对高校更名“一棒子打死”,则未免有失偏颇。要看到高校更名有其合理性,应辩证客观地看待。
高校更名,常常与政府教育资源投放、学校硬件建设、学科设置以及招生宣传等因素有关联。无论是寻求更大的发展格局,还是谋求更高的知名度,一个好的名字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其前身为南京粮食学校,后经多次改名,但仍与粮食密不可分,直到2003年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之后逐渐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财经院校。再如,此次引发热议的淮海工学院,一旦更名成功就有望填补江苏没有“海洋大学”的空白,提升我省海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可见,只要有利于高校自身发展,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更名未尝不可。
当然,更名对高校的影响是有限的。一来改名的效果难以预料,也曾有不少失败的教训。比如,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结果被人误以为和“北京联合大学”一样是所市属高校,招生连连受挫,1998年又改回原来的名字。再如,2000年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改名为“长安大学”,结果声望一落千丈,被网友戏称为“民办211工程重点大学”。二来名声在外,还须“金玉其中”。如果高校不重视内涵式发展,在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上下苦功,即便更名也很难走得更远。
高校更名还是不更名,是个现实选择的问题,不应趋之若鹜,也不该因噎废食,而当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往小的说,要看是否有利于高校自身的长远发展;往大的说,要看是否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结构对人才的需求,是否符合区域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和统筹规划。只要答案是肯定的,高校就应尽量做到“面子”“里子”始终如一,让名字响亮、实力更闪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