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有助于青少年理解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随着科技发展,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日趋国际化,无论是科技知识分享,还是商品的流通,甚至是病毒的传播和防控,都紧密关联,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愈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国际人道主义超越国别、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等差异,关心人最基本的生存价值,这在疫情防控当中处处可以感受到。
我认为,要充分用好这次疫情和防控疫情中的国际互助,对孩子们做好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了解地球史和生命史,使其产生地球是一个大家庭的概念,在时间和空间层面上,突破险隘的民族主义,形成同舟共济、共同发展的观念。疫情是一面镜子,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有感动人心的行动,也有令人心痛、惹人愤怒的行为,这个过程当中贯穿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生动案例,媒体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把握好这次机会,做好引导和教育。
疫情有助于青少年理解国际合作和团队协作的意义。事实表明,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无论是物资储备还是医疗能力,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是无法在短时间里自己解决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国际合作和团队协作,团队协作需要团队至上、信任包容、互动互补和牺牲奉献的精神,这次我国能在短时间里实现这样好的防控效果,说明我们基本的团队协作能力是到位的,我们平时在青少年中通过少先队、团组织和班级集体建设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十分有效,当然,如果能在中小学教育中,设定特殊课程对学生进行不同团队的协作演练和教学,在针对突发事件应对时就会更加有效。
疫情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国际理解。理解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责任,理解基于科学的力量,也基于文化的力量。理解是将心比心,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给别人温暖,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自己。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团队和团队之间需要理解,国家和国家之间也需要理解。理解自己、理解别人,也要理解世界、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理解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行动。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谁能真正把握住“理解”这两个字,实现和而不同的世界观,避免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谁就能在全球范围内赢得竞争力,赢得发展的机会。我们要鼓励青少年更多地走出国门,去感受更多的文化和制度,同时也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更有效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引导世界青少年认识、理解中华民族和中华传统文化。世界很大,可以包容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发展方式;世界也很小,需要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从而实现全人类的幸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