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严格规范大中小学招生秩序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校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严格执行中小学招生“十项禁令”、高校考试招生“八项基本要求”和“30个不得”、招生信息“十公开”等规定,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有序实施。
公平正义是教育的价值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唯有实施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才能达成。教育部下发《通知》,对各学段招生纪律施以“紧箍咒”,厘清并规范大中小学的招生权,对可能出现的违规招生行为敲警钟、出重拳,整治任意设置入学门槛、违规争夺优质生源、肆意突破规则底线等招生乱象,无疑是顺应民意、彰显公平的务实之举。
招生之所以万众瞩目,是因为教育公平已成为人们的基本诉求,是当下促进社会阶层有序流动的重要途径,为那些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人提供了向上流动的可能。但也应当看到,教育焦虑仍是无法回避的社会难题,上幼儿园拼金钱、上小学拼户口、上中学拼关系、上大学拼地域等已然成为相对普遍的社会心理。一些人对于公平与否的感受,大多来自日常的生产生活,“跑关系”“找门路”“走后门”等招生乱象不仅干扰了正常招生秩序,损害了人们的公平预期,也伤害到教育的公平公正。而坚持以公平为取向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用公开透明、监督制衡的体制机制为教育公平护航,才是医治教育焦虑、民生痛点的良药,才能保证教育改革在正确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确保招生规范有序,除了建立健全招生制度外,最主要的还是要紧抓制度执行,营造公平有序的招生环境。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要求,坚持招生全程透明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社会充分了解招生政策和招生程序。同时,要充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汇集民意、集聚民智、惠及民心,善于从民众的批评与质疑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改进招生工作,提高工作质量。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聚焦招生环节的关键节点,开展专项督导和整治,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仍需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保证教育公平政策的落实落地。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不单是教育系统的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注重招生规范,对招生乱象进行围追堵截,只是缓解教育焦虑的一种手段,治本之策还在于强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人能够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这样才能消弭人们的不满情绪和社会不公。此外,要引导教育主体清晰定位、错位发展,不能把学科知识“学得好”与“好学生”画等号,而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探究教育内涵会发现,提升整个社会尤其是父母的“教育素养”,转变“重成绩轻教育”的传统观念,做到“真正发现孩子”,才能让考生轻装上阵,才能让其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