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家庭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建议,家庭教育尽快立法,提升家庭教育地位、明确家庭教育核心内容、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从制度层面推进解决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则建议,加强对“准父母”的教育培训,针对孩子准备入小学的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
近年来,由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一些家庭养育能力缺失,导致亲子矛盾紧张、亲子关系恶化,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今年,受疫情影响,广大中小学生居家学习,父母成为孩子学习的第一负责人,其能否有效监督、引导、指导孩子在线学习,成为影响在线教育效果的重要变量。因此,两会期间,家庭教育更受关注,不管是家庭教育立法还是“持证上岗”的建议,都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家庭教育立法列入五年规划项目。其实不管是用立法的方式明确家庭教育的内容,规范家庭教育的行为,还是用类似“持证上岗”的方式倒逼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形式或有不同,但是都指向家长素养的提升,指向家庭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家庭教育立法或许还有待时日,“持证上岗”的可操作性也有待商榷,但面对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面对家校协同育人的需求,提升家长素养,提高家庭教育专业化程度,都刻不容缓。
事实上,加强家庭教育早已成为社会共识。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2019年,教育部将强化家庭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明确要发挥学校指导作用,健全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一些地方也已经有所探索,重庆、贵州、江西等地先后出台了家庭教育相关条例。
家庭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科学系统的指导,提升家长素养,有赖于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而这也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一部分。但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仍存在能力不强、专业化程度较低、覆盖面不全等问题,距离民众的期待和需求还有距离。
对此,关键在于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要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同时,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鼓励从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社会组织,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为儿童和家庭提供常态化、规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制约当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在于投入不足。不管是落实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还是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抑或依托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都离不开经费保障。所以,迫切需要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支持的家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通过设立家庭教育专项扶持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力度,为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只有政府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并在家庭教育投入上真金白银地支出,才能改变当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能力不足、覆盖不全等问题,助力家长素养的提高。
(作者系本报记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