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合影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近日,核心素养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召开。
会上,北京市教委驻政务办代表唐勇明致辞。他谈到,基于核心素养的中高考新题型比重已经高达40%,卷面中以核心素养为考核目标的题目已趋近100%。如今核心素养体系已经成为教书育人的新方向,但新方向就有新挑战更有新要求。面对考试方向的重大变革,老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数学教学,思考如何打破常规;学生必须改变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提问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发现并提出有创造性、探究性的问题;考核评定必须改变传统方式,基于核心素养对老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全方位的、过程性的评价。
中国数学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郭玉峰提出,初高中的旧课程限定了老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而新课程教师一时无法正确传递给学生。所以老师需要接受新课程,学习核心素养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揣摩高考新题型。老师要先学于学生,才能将核心素养课程体系更好的传递给学生。
郭玉峰告诉记者,核心素养不是凭空出现的,目前研究组的问题在于核心素养的落地,核心素养的重点研究方向如何开展。而没有有效“落地”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在一线教师缺少系统性的引领,课标的三个水平划分和四个成分没有有效结合,所以必须教师培训先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编辑室主任李海东发表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材编写与教学建议》的演讲,他指出,数学老师如果想要讲好数学,就要挖掘数学内在价值并体现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老师起到的作用不只是给学生讲授每一道题的具体解法,还需要讲解每道题的“前因后果”,结合核心素养新教材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结果。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教授、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春艳强调“基于核心素养+数学能力+新设问具体情境=命题范式”。现在的考试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核心素养和具体情境的新题型,老师们需要针对这两点进行培训。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析有数学联合举办,十多位知名专家及两百多名北京名校一线骨干老师参加了会议。(孙竞 褚昕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