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如何适应国家需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如何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如何切实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水平?人民网教育频道约请多位大学书记校长,共同把脉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开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新图景。
亲其师,信其道。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目前,全国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5万人。导师既是研究生学术道路的指导者,也是价值观塑造的引路人。如何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首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新图景”系列报道,我们对话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人民网:导师应如何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
王树国: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导师既要为学师,也要为人师,在培养过程中,须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各方面进行指导并全面负责,在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科学道德等方面负有引导、示范和监督责任。要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我们学校要求导师除了在授课时要落实好“课程思政”,在平时的师生相处过程中,要践行“导学思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人民网:高校在导师遴选和考核中,如何将师德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王树国: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导师的自身素质、言传身教对研究生的做人、做学问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导师需要遴选与考核,且需要更加严格和高标准。我校早已实行导师资格“年审”制,每年根据导师的培养条件、培养质量和师德师风情况,对导师的招生资格进行确认,真正实现了动态调整,能上能下。在“年审”中,始终坚持把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觉悟,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人的首要目标;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贯彻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全领域、全方面、全环节;将导师从招生、培养到毕业全过程细化为58个动作,形成“八要”“十不准”的导师师德师风行为准则,每年逐条对照检查,有师德失范情形时一律暂停招生资格。
人民网:导师应该如何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提高自身素质能力?
王树国:导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要带领学生探索学术前沿的,因此导师本人必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抓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契机,持续掌握专业动态,创新理论知识,走在学术前沿,保持学术活力。要全身心投入研究生培养,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持续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让研究生充分参与科研活动,为研究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支持研究生参加学科/科技竞赛,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拓展研究生国际视野。要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奉献精神和严苛的学术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人民网:在对导师的评价过程中,怎么将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最关键的因素,落到实处?
王树国:导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培养人才,所以人才的培养质量理应成为导师评价的最关键因素。培养质量包括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对前沿动态洞察力、参与或组织科研活动的能力、成果表达能力、成果应用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质量。
人民网:探索打破导师身份“终身制”,对于深化导师管理的机制体制改革有哪些意义?
王树国:导师本身就是一种分工,不是荣誉,也不是帽子。名下有学生就是导师,名下没有学生就不是导师。导师有没有学生取决于能否招生,我校每年对教师的招生资格进行全盘重新认定,所以在我校,导师早已不是终身制了。我校在对导师招生资格认定时,按照“学术型、专业型”和“硕士、博士”的分类分层的原则,确定各自基本条件,由基层培养单位补充条件、遴选经学校审核后生效。打破了固定资格制和终身制,实现导师“能上能下,择优上岗”的良性循环。在遴选和考核中克服了“五唯”顽瘴痼疾,真正遴选出学术水平精、科研本领高、教学能力强的研究生导师。通过每年的遴选,进一步明确了导师权责,切实保障和规范了导师的招生权、指导权、评价权和管理权,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研究生学业管理,增强导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在招生资格遴选时,鼓励以“团队指导”的方式申请招生资格,大力推动导师团队建设,发挥团队育人功能,创新团队培养模式,推进团队体系建设。鼓励“跨院”“跨学科”组团招生,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民网:部分导师投入大量精力搞科研发论文,重科研而轻教学,该如何走出这个误区?
王树国:研究生培养离不开科研活动,但研究生培养环节应该是丰富的,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校针对每一个研究生都需预先制定一个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实验实践、科研活动、论文撰写、三助一辅、第二课堂等综合性内容,学生必须全部完成培养计划方可申请学位。导师负有与学生一同执行培养计划的责任。在培养过程中,的确存在少数导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我校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导师走出这个误区:
一是对导师进行“年审”,明确导师的教书育人职责;二是对导师进行轮训,讲清科研与育人的关系;三是对做得好的优秀导师进行宣传,发挥样板作用;四是对培养过程进行督导。
人民网:目前,有个别导师导师责任心不强,甚至把学生当作廉价科研劳动力,应该如何杜绝这种现象?
王树国:研究生需要通过参与科研活动进行培养,但绝不能简单地把研究生当做廉价劳动力,这样做,既不利于人才培养,也不利于科研项目的完成,更不利于大科研成果的产生。
首先学校层面思想要清晰、思路要统一,要落实到具体的制度建设中,如不要把研究生指标简单地与科研经费多少挂钩,不要简单地用研究生规模来衡量科研能力大小。要加大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劳力紧缺的问题。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老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其次导师要明白,研究生是用来培养的,尚不具备完成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如果一味地依赖研究生完成科研项目,会导致科研活动的低水平重复,无法承担大的科研项目,无法形成大的科研成果。
最后,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强督导,明晰导师行为底线与红线,明确培养与科研的关系,杜绝用科研活动简单地代替培养活动,杜绝把师生关系扭曲为雇佣关系,杜绝“只用不导”“只挂不导”“只招不导”等现象。推行成本分担制,精准分配研究生指标,提高培养效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