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陆续入学,有媒体发现如下现象,当新生们挑选选修课程时,总有学长提醒其“冷静”,切莫为了兴趣忘了绩点。
绩点是将一个学生所选课程的学分、期末成绩等数值加权折算的一种方法。这个在0至4区间浮动的数字,不仅反映着一名大学生的年级排名,还与评奖、保研、就业等大事息息相关。有人戏言,绩点犹如大学生的“工分”,而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挣得更高的分,就成为同学们的“理性”考量。大学课程繁多,但难易不一,授课结课形式各异,以绩点为标尺的“性价比”自然也不同,随着“绩点竞赛”之风蔓延,确实有一些学生另辟蹊径,专挑容易过的、给分高的课程上。
寒窗苦读考进大学,本身是为进行“高阶学习”,专攻某领域的知识技能,同时激发思考、培育审美、丰富人生。然而,在所谓的“理性”选择下,不少学生在本该放飞理想的年纪困于“性价比”,朝气蓬勃的少年气染上“油腻”,着实令人唏嘘。可以说,沉迷于眼前的“一点半点”而舍弃“无用之学”的人,其接受的高等教育是不完整的,再漂亮的绩点也无法掩盖这种缺失。
绩点作为一种评价指标,本身并无对错。“绩点竞赛”向着急功近利发展,板子不能打在学生身上,而需要各大高校和管理部门反思,对课程设置、绩点算法、管理思路进行必要改革。既然那些容易过、给分高的课成为刷分首选,那么提升课程含金量、敦促老师严把关,就能堵住一部分糊弄空间。对于那些有价值却遭冷落的课程,则不妨通过调节学分等手段提升吸引力。从长远来看,更要探索一种让学生卸下包袱的根本方法。比如,有大学尝试成立单独学院,在大一进行通识教育,学生大二时可完全抛开绩点、人数比例等限制,在全校任选专业,有毕业学子感叹这种改革“将自己从设定的轨道里解放了出来。”如是探索不见得具有普适性,但至少说明,通过构建良性互动的考核体系,可以鼓励学子从内心的热爱出发,放下焦虑、大胆逐梦。
朦胧诗歌、摇滚音乐、社团论坛……每每谈到大学的理想气质,很多人都会追忆上世纪校园的百花齐放。世易时移,但今天的大学,仍然应该鼓励“诗意地栖居”,这也在守护一代人的初心和青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