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师生在校内参加爱心义卖活动。受访者供图
从凌晨在火车站见面开始,19名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姑娘就成了上海浦东外事服务学校(以下简称“浦东外事”)教师王玉林日夜牵挂的孩子。
被学生称为“王妈妈”的王玉林在2015年接手了浦东外事第一个航空服务专业内职班,见证了班里招收的这19名藏族姑娘一路破茧成蝶。如今,她们中有6人成为东方航空公司的员工,其中4人担任空乘。“果洛的孩子还能在天空飞。”这在当地像故事一样传开了,这个班也成为上海市教育系统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
在王玉林看来,这些来自新疆和青藏高原的孩子通过内职班招生来到上海,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同时,适应了现代都市生活、开阔了眼界,为自己的人生乃至全家人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在某种意义上,果洛的孩子能“飞”出高原,得益于上海近年来成立的上海-喀什职业教育联盟、上海-果洛职教联盟等组织。其中,一些肩负带动农牧民脱贫责任的职业技术院校,逐步摸索出了教学育人“三部曲”:从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到学会学习、开阔视野,再到强化技能、走向社会,每个学期都有具体的育人目标。
第一部曲:入乡随俗 学会生活
事实上,姑娘们的蜕变之路是从各种不适应开始的。
从青藏高原农牧区来到上海,因为醉氧反应身体不适,她们昏睡了一整天;有的普通话水平差,听不懂老师说话;大多数孩子没有养成整理生活用品的习惯。还有一个孩子性格孤僻,王玉林后来才了解到,她从8岁起就成为孤儿,此后一直在福利学校长大。之后,她对这个孩子愈加关心。
为了让孩子们入乡随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王玉林每天早上6点就来学校,晚上11点才到家,在教室、食堂、宿舍全天候围着这群姑娘转。发现她们蹲在走廊矮墙上吃饭,就教她们进食堂在桌椅上吃;没有打扫卫生的习惯,就天天下班前去宿舍检查卫生;学校还为她们开设了普通话和硬笔书法课程。后来,姑娘们不但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把宿舍装饰得具有民族特色,别具一格。
在王玉林的教学理念中,德育是居于首位的。筹备爱心义卖扶贫活动时,她对学生反复讲述“爱自己、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的道理,让她们明白社会上还有更困难的人需要帮助。活动开展后,孩子们纷纷拿出随身带的藏香等小饰品参加义卖,还用藏文书法给光顾摊位的师生写名字、寄语。老师来了,孩子们就献上哈达。王玉林记得,当时藏族班的摊位成了全校最受欢迎、捐款最多的,班上孩子们知道后都高兴极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群益职校”)。群益职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内地新疆中职班的学校之一,学校新疆部自2011年以来累计招收内职班学生1000余人,学生来自喀什、吐鲁番等15个地州和兵团的14个民族。
2017年从群益职校毕业的祖白达·艾合买提记得,当年刚下火车,前来迎接的老师就告诉他们“新疆一个家,上海一个家”。她说,老师在学校都是舍小家、顾大家地关心照顾学生。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中秋节、春节等,老师都在学校陪学生过节,“很温暖、很幸福”。
副校长冯立竹告诉记者,针对民族学生普通话基础弱等情况,群益职校秉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将“行为德育”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学生入校后先培训内务整理,要求学生树立“改变人生,从叠被子开始”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第二部曲:学会学习 开阔视野
王玉林发现,孩子们一旦明白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就会分外努力。为了学好普通话,她们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去教室听课本录音、读书,6点回去洗漱、吃早餐,平时楼道里经常能看到她们背书的身影,晚自习结束回宿舍后也很卖力,在床上支起小方桌继续学习。后来,她们不但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还有5个孩子参加了浦东新区的中学生校园演讲比赛,其中一个获得了金奖。
在浦东外事,王玉林经常开展主题班会。除了照顾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她还曾陪生病的孩子去医院看过急诊、熬过夜,平时一直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渐渐地,师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王玉林常常被孩子们的淳朴所打动。有段时间她犯了肩周炎,孩子们每天放学后轮流来办公室找她,给她捏捏肩、敲敲背;到周边社区看望老人时,她们主动陪老人聊天、做手工,为他们打扫卫生、表演舞蹈。
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审美情趣,时任浦东外事校长陆晔组织了不少校外活动。每到周末、节假日,王玉林都带内职班学生走出校园、了解上海,参观各种博物馆,还常去浦东图书馆读书、看展。
2014年从群益职校的毕业生妥玉香说,在上海学习让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燃起了她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来自新疆伊犁的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离开家乡求学的。在老师的印象中,刚来上海时她很腼腆,对要学习的房地产营销专业也很不了解。但在一堂堂专业课、一次次“放飞”(即校外活动——记者注)后,她发现对房地产营销而言,理论学习和人际关系都是极为重要的,并为此不断充实自己。
妥玉香印象最深的一次“放飞”是去东方明珠塔,“老师介绍了上海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觉得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见多识广了,思想才会发生转变,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妥玉香告诉记者,学校的副校长冯立竹、语文教师李海燕、班主任陈婷羽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最大。直到现在,妥玉香还经常和这3位老师交流,请教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毕业后,妥玉香由学校推荐进入校企合作单位新疆广厦房地产交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迅速成为公司的销售能手,现在的她已是能够独当一面的销售经理。
妥玉香觉得,学校教育相当于打地基,而工作是地基以上的东西,否则“站不稳”。进入职场后,她利用业余时间考了房产经纪人协理证等证书。“现在我有房有车,没有用家里的钱。这与我在上海内职班的经历息息相关。”她说。
第三部曲:强化技能 走向社会
在群益职校,被大家称为“仙姑”的服装专业毕业生阿依仙古丽是明星学姐。而在老师的印象中,“仙姑”不是最聪明的学生,但一定是最努力的。
2014年,阿依仙古丽被学校选拔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队员。她回忆,在长达数月的集训中,每天宿舍、食堂、实训室三点一线,早出晚归,反复练习题库中的内容,专业课老师一直陪着他们答疑解惑。那年,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项目中获得金牌,成为第一位获得该赛事金牌的维吾尔族选手。2015年考取上海市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后,她又在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比赛确实锻炼人,考验你积累的专业知识和临场发挥能力,比在课堂里学到的更多。”她总结说。
2018年大专毕业后,阿依仙古丽留校担任专业课教师,并考入东华大学继续深造。进入新的环境,不变的是她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心气。现在,她一边带学生,一边备考,一周7天排得满满的。“要想有更好的发展,我的经验就是必须不断学习。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多努力。”她说。
“仙姑”的学妹祖白达把她当作榜样。祖白达曾获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CAD样板制作与推板模块三等奖。2017年,祖白达考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专业;2019年底她回到新疆,成为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我从2014年去上海开始,一直享受着国家援疆的政策,所以我想好好学习,把知识带到新疆,奉献给新疆的孩子。”祖白达说。除了她,还有7位由群益职校与上海东海学院共同培养的毕业生在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任教。
东西协作,沪疆两地共同参与教育扶贫的例子还不只这些。上海市交通学校携手上汽通用和上海技师协会,在新疆巴楚职校和莎车二职校开展实训教学、师资培训、教产合作等教育援疆工作。2019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汽修大赛上,巴楚和莎车两校的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其中莎车县第二职校的尔夏提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修项目的银牌,刷新了该项目在南疆的最好成绩。上海市交通学校还指导莎车二职毕业生创业,建成了喀什地区职业教育第一个汽车服务就业创业孵化中心,目前已开设3家分店,有百余名同学在此就业。
在浦东外事,王玉林带的19个姑娘也都脱胎换骨般地成长了。学校除了安排技能课,还与航空公司接轨,使孩子们有机会去机场动态模拟室内参加培训,学习医疗急救、形象设计、茶艺、品酒等种种技能。最后一学期,王玉林带着她们去了西宁机场实习,和当地航空公司签署了师徒协议。
前段时间,王玉林到西北出差时顺道去玉树看了在东航西北分公司工作的拉格卓玛。现在的拉格卓玛已是东航的“小明星”,王玉林鼓励她继续努力,尤其在外语水平上要加强,以后争取飞国际航线。“她不久前回上海参加活动,就站在公司的全国劳模吴尔愉身边,她告诉我,那是她心目中的榜样。”王玉林欣慰地说。(记者 魏其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