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理念丰富与实践推进,内在地浸润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蕴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高校深化开展劳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能够塑造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涵养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厚植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引领大学生“求真”“向善”“臻美”,切实补齐人才培养的短板。
拓展高校理论课程教育新领域
在教育活动中,以理论知识传授为特征的课程教育是学校教育最根本的形式,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内容的劳动教育则可以作为理论课程教育的有效延伸,进而作为巩固提升理论课程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然而,以理论知识传授为特征的课程教学活动,往往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不是主动学习的主体,学生无从在具体的生活和劳动中检验、应用知识。学校教材的内容陈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导致学生在走上就业岗位后依然是不会劳动的人。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既是人的存在方式,又是深化认识和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可以弥补高校理论教育的短板,引导大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升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智慧。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以塑造劳动观念、传递劳动知识、传授劳动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和培养劳动习惯等为主要内容,旨在系统提升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德育活动。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劳动检验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掌握劳动的基本技能,在劳动中增长知识、丰富学识、创新知识、提升本领,从而促进大学生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养成科学精神,不断地求真。
拓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高校深掘主渠道,加固主阵地,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习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育人功效。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创新不足,难以发挥出精准的育人功能,教学及实践未能触及学生的思想深处。劳动教育可以进一步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弥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大学生从幼儿园一路读到大学,长期脱离劳动实践,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这就导致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片面,心理素质差,不善集体协作,单纯从“个体本位”思想的角度要求社会来满足个人需要,而从未想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新时代劳动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社会、走进生产,在劳动中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吃苦耐劳的德行,让大学生在劳动中强化“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政治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而以正确的劳动观助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能引领大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出力流汗中磨砺坚韧的意志品质,在艰苦历练中形塑道德情操,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取向,不断涵养崇高的道德境界,不断地向善。
激活高校体育、美育新能量
现实中,高校体育侧重形而下的运动技术、技巧和能力等培养,遮蔽了体育蕴含的塑造精神和灵魂等形而上的方面;而高校美育要么被虚化,要么被边缘化,美育所蕴藏的提高审美素养、厚植人文情怀的价值未能充分显现出来。劳动是一种创造,创造了人、社会、世界和美好的生活,因而劳动本身蕴藏着美、展示着美、创造着美。
在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劳动中增强体质,锻造健康身体,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在劳动中磨炼心性、享受乐趣,锻造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通过劳动教育塑造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全人格,能有效激发高校体育、美育蕴含的育人能量,以优良的劳动精神风貌拱卫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厚植大学生的人文情怀,进一步教化大学生“臻美”。
新时代高校的劳动教育,能够切实塑造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涵养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厚植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必将助益高等教育补齐人才培养的短板,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奠定牢固根基。劳动之于人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劳动不仅塑造人的身体,丰富人的知识,提升人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劳动可以形塑人的德行和灵魂。在新时代,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不仅是一种值得倡扬的行动,而且是一种值得称颂的美德,更是每个人都应秉持的根本价值。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本文为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90196]阶段性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