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一些中小学的孩子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他们不再停留在网上“种菜”、纸上读“稻花香里说丰年”。越来越多的学校流行起让学生务农:压花泥、学织布、掰玉米、烤玉米……有学生总结说,“学农一周,受益一生”。
《诗经·伐檀》有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在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劳而获是可耻的、勤勉耕作是光荣的。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成就了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即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显然,劳动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石与核心。当然,如果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浩荡视野观之,劳动,本就是人类及一切文明与文化的起源。
离“泥土”再近些,让孩子了解农业、亲近自然。比如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劳动的同时,还可以融合二十四节气课程,让孩子尝试跟着节气劳作与生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有序、人间有常。当你躬身于田间地头,于是,纸面上的农谚鲜活了起来,自然界里的法则具体了起来。即便是“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辩证关系,亦会随着劳动实践而有了更为感同身受的认知与认同。
离“泥土”再近些,让孩子尊重劳动、勤于奋斗。“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古往今来,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在纷繁复杂的商品现象背后,只有人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书本知识作为间接经验的获取,必以劳动实践作为直接经验的习得为前提。种瓜种豆也好,除草拔苗也罢,春耕秋收的付出、春华秋实的收获,体验过艰辛、方知道惜福。一粥一饭、一丝一缕,劳动会让劳动者深谙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坐享难成、奋斗得福。
劳动教育,历来就是素质教育最厚实、最质朴、最关键的那部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这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亦能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事实上,各地教育部门也多能未雨绸缪,将劳动教育纳入地方教育体系之内。比如早在2015年10月,北京初中生学农教育实践活动就已启动,目前全市已经初步构建了学农学工特色课程体系,开发了学农学工教育课程平台,实现了学生在网上自主选课。2018年,全市累计有7万中小学生学工学农,但是,较之百万中小学生的总量,这一比例尚不算高。
好在这些年,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今年7月,《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再次明确要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农村地区要安排相应田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要为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践等提供保障。越来越多的引导信号,在强化着劳动教育的权重与占比。
半亩棉田、满眼稻浪,在“中国农民丰收节”里也能由衷感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样的劳动教育,是入脑入心的,是动手动情的。让劳技课离泥土再近些,让劳动教育真正低到尘埃里去,让基础教育听得懂大地的歌唱,这也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