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京11月3日电(孙竞)“在一系列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区域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推动力与重要策源地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说。
日前,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9·秋)的重要论坛之一,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高峰论坛“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分论坛在南京举办。
对于区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的探索,张大良在论坛上提出四点建议:一要积极构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区域风格的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内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布局结构,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力打造优质高等教育集群区;二要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区域为目标,在各省域内加强大学合作发展联盟的基础上,积极组建大区域架构的大学合作发展共同体;三要加快构建区域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四要以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来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级巡视员、综合处处长吴爱华介绍了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他指出,我国现在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经济发展、国际间战略竞争和高等教育改革都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创新。因此在区域发展中,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应呈先导发展、伴生发展、跟随发展的关系,培养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在报告中提出了他对于“深化长三角高校合作,打造高水平创新链”的思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等教育如何深化合作以更好地服务支撑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必须思考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储常连说。
储常连认为,应充分利用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形成高水平的创新链,以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增强区域供给侧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同时在学习和创新中塑造区域的创新优势和特色,进而形成区域内的创新分工,创新领域的协同分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