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家长疑问的帖文,在网上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讨论。家长发帖问:学校为何放着电话、微信等通讯便捷的方式不用,反而安排入户家访,并直指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教育局则回应称,入户家访并未过时,它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沟通方式”。(11月6日《北京青年报》)
一些家长质疑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恐怕不只是为老师叫苦,也是担心给自己添麻烦。诚然,在快节奏的当下,人们都在忙于工作和生活,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些程序和步骤是绕不开、省不得的。
对于许多70后、80后来说,都有一段关于老师家访的难忘记忆。在家里等待时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不过,忐忑不安往往在老师进门那一刻起烟消云散,在老师和家长相互寒暄、倒水让座中,气氛逐渐变得融洽,自己也跟着敞开了心扉……
时光荏苒。如今,电话、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十分发达。单纯从成本效率的角度来看,这些较之传统家访的方便、快捷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人看来,家访已经过时,老师坐在办公室打一通电话、发几条语音就能完成与家长的交流。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作为连接学校和家庭、增进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家访显然不是“隔空喊话”所能替代的。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贴心。老师和家长坐下来促膝长谈,才能把问题谈实谈透,把思想谈深谈通,增进共识、形成合力。
家访的“家”大有深意。之所以是入户家访,而不是把家长请到学校,是因为在学校,老师的一言一行总会给人一种管理者的姿态,容易让家长们感到拘谨。而家永远是让人最放松的地方,双方可以放下思想顾虑,像唠家常一样谈谈孩子的学习、生活。同时,老师专程登门,可以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重视,所获得的温暖和感动是电话和网络无法比拟的,更能激发家长的责任感和信任感,主动配合学校工作。
家访的“访”也不可或缺。家访不仅仅是聊聊天、说说话,更是一种带着问题的探访。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孩子的优缺点,父母的脾气秉性、处事方式对孩子产生了哪些影响?随着一个个问题有了答案,孩子的形象在老师心中鲜活立体起来。正如有校长所言:“老师如果不去孩子的家庭走访,就根本谈不上理解孩子,而理解孩子是教育的起点,决定了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相向而行。因此,入户家访这一步不能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