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结果等进行评价的过程,不仅是反映教育成效的“晴雨表”,还是引导教育工作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即将开展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是一次备受关注的教育评价工作,牵涉全局,作用显要。
一、发挥好学科评估引导作用,促进高校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要切实贯彻国家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改革要求。各界都很关注教育评价的最新要求是否能有效、有机、有力地体现在学科评估中,“五唯”是否仍会隐性地变相地躲藏在细节、流程、惯例中,这都要求评估的组织方、参与院校讲好评估的“政治”,这可以说是本次学科评估成败的首要关键。
学科评估要有意识地引导高校合理定位。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学科评估要充分考虑高校面临的具体情况、目标、发展路径等差异,要避免评估尺子的划一把高校引向趋同化,而应通过学科评估的完整方案引导和突出高校发展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学科评估要坚持多元评价并注重增值评价。学科评估要坚持多元评价,反映学科的真实水平和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针对不同学科,需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同一个学科的评价,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不能只用单一的指标或者方法评价。要注重高校、学科以及人才培养中的增值评价,鼓励高校展现不同方面的进步,促进高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评估要注重多种更具可比性与引导性的结果呈现形式。一个学科要发展,需要多个学科进行支撑,优势学科要建设好,也需要相关学科进行支持。学科评估结果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呈现多种评价结果,让高校和学科能更加清楚地和自身定位相结合,客观评价高校自身表现,找准自身发展方向。
二、学科评估方案不断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继承和发展学科评估工作的既有经验。前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探索积累并升华出了很多有益的经验,逐步建立了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更加科学有效、更加多维多类的中国特色评价体系。这些好的做法,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都要得到继承和发展。
广泛开展调研并发挥学科、学术、学者共同体的作用。一年多以来,为充分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打造和完善更加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相关方面积极向教育研究专家和相关学科学术组织等征求意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也成立专题研究专家组研究学科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可以说,学科评估方案吸收了各方面很多宝贵意见。
指标体系、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新的评估方案,强化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探索确立新评价体系都是非常好的导向。第五轮学科评估更加注重呈现特色案例而不是简单计数,通过专家负责任的主观评价来实现更加多元的评价,这也比较符合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
三、持续改善评估工作,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细化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评价工具。学科评估信息的分析以及统计规律是学科评估分析的重要环节。学科评估工作要利用分析研究工具,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完整呈现学科发展的实际状况。例如,如何平衡数量和质量、如何平衡产出规模与产出质量关系,如何构建有效多维评估模型,都将对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
充分发挥专家多方代表和广泛参与的作用。学科评估坚持广泛参与,凝聚共识,让参评高校在学科评估中发挥作用。专家部分来自专门教育研究者,提供教育评价理论支撑丰富研究思路;部分来自相关学校学科建设的专家,更加了解院校实情,有利于参评高校学科建设。因此,在学科评估的后期推进实施中,不同类型、不同方面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很有意义的。
充分发挥学科评估结果应用。学科评估结果的发布,应做更细的工作,做好引导性解读、阐释。在后期学科评估结果呈现及分析报告中,要全面展现高校及学科发展状况,让学校认识自身优势、发展机遇、面临挑战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