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期,优胜教育、芝麻街英语、天津皇家少儿等多家行业内知名教育培训品牌的总部或旗下加盟校区发生倒闭、停业事件,引发公众关注。每一家机构关停的背后,都有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名要求退费的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消费者针对培训机构退费难发出的投诉帖或吐槽贴更是比比皆是,他们或气愤或不解:交钱时容易,为什么退费就这么难呢?
其实,这些都指向了近年来消费者维权领域的一个热点、难点话题:预付式消费。
原本这种消费者先支付一定资金,再按次或按期消费的方式能够达到双赢效果:经营者通过收取预付费融通了资金、锁定了客源,消费者也能获得一定实惠,降低消费成本。但是一旦商家关门停业或跑路,消费者想要拿回预付款就要大费一番周折。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也发文预警,校外教育培训消费纠纷解决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培训采取预收费经营模式,一些无良商家打着“充值享优惠”的旗号,通过大额折扣诱惑消费者预交大量费用,因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管体系,消费者的预付费可能被商家挪用,后期商家跑路或经营不善,消费者维权困难。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收集预付费变得极其便捷,也为卷款跑路行为开辟了通途,甚至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实施集资诈骗行为。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预付式消费问题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法律和监管层面来说,其一,目前我国关于预付式消费的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民法总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等之中。而这些法律规范都过于原则,没有结合预付式消费的特点针对性地对发卡主体和发卡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导致在规范预付卡的过程中缺乏可行性与时效性。
据了解,我国目前对预付式消费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只有商务部2012年9月21日出台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该文件规定,企业发行预付卡需在发行后30日内到商务部门备案,并按预收资金的一定化例向商业银行存入存管资金。“可在现实中,企业备不备案、存不存入存管资金,基本都靠发卡企业自愿自律,资金使用情况更是无法跟踪监管。”陈音江指出。
其二,我国目前也没有明确规定预付式消费的监管部门,监管主体不明确导致监管缺乏有效性。陈音江表示,在我国对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具有监督权的部门很多,比如市场监管部门、商务部门、公安部门对预付卡都有一定的监管权。但由于权责划分不明确,有时大家争抢监管权,有时又相互推诿,导致监管形同虚设。而且,有关部门对预付卡的监管基本都是被动的,通常是接到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后才对经营者进行调查,对于预防纠纷、解决纠纷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从根源上解决教育培训机构退费难等预付费问题,关键还是要加强或完善立法,明确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把日常监管尤其是资金监管落到实处。例如,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不能一次性收取超过三个月的费用。同时探索建立合法有效的保证金、第三方托管、保险等资金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信息披露和信用评价机制等。”陈音江说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