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事关未来的基础工程、希望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方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精诚协作的育人体系,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树起青少年心中的“灯塔”
理想信念是指引人生航向的灯塔,青少年能否正确认识中国大势和世界潮流,能否正确处理个人奋斗和国家需要,能否成为勇奋斗、敢担当的时代新人,直接取决于理想信念这一“总开关”。
传承红色基因,点燃信仰之火。陕西省延安市把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近5年来,延安市累计投入71.7亿元建设革命博物馆集群并免费开放;组织青少年到“八一敬老院”慰问老红军,到南泥湾感受大生产运动,到“四八”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让孩子们从小受到红色文化熏陶;组织中小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时间,深入革命纪念馆、旧址免费为游客讲解,用讲、演、说、唱诠释延安精神,用志愿服务践行延安精神。
湖南省探索创办“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网络大课堂,以“广电湘军”力量,借鉴影视大片和网红IP的制作方式,依托覆盖全省城乡学校的教育信息化阵地“班班通”,开设“我是接班人”网络思政课,2019年年底开播至今,观看超4亿人次,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浇灌和栽培。近年来,全国各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参与中提高,取得良好成效,成为未成年人工作的一大创新。
注重实践育人,河南省把学雷锋志愿服务与“劳动美”社会实践相结合,打造“大别山红色故事宣讲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引导青少年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
上海市从2012年开始,启动市、区两级未成年人社区实践指导站建设工程,打造家门口的“社会大课堂”。大部分社区指导站从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形成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菜单”,向社会发布。抽样调查表明,未成年学生参加社区指导站实践活动的意愿高达95%。
坚持用榜样力量激励孩子健康成长,福建省共推出526名新时代好少年,其中3名好少年事迹在全国发布。通过举办“我心中的好少年”“少年美德大家夸”主题班队会、宣讲会,全媒体报道好少年的先进事迹,邀请老师、家长、学生参加好少年现场访谈活动等,在全社会传播好少年身上蕴含的精神力量,激励更多孩子见贤思齐、向善向上。
坚持问题导向,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还要聚焦热点解难题。比如重智力轻德育、困境儿童缺乏关爱、青少年网络成瘾、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这都需要各地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担当作为,最大力度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
为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社会环境,延安市统筹推进扫黑除恶治乱和平安校园创建,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开展网吧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坚决打击校园暴力、校园霸凌。
浙江省依托“春泥计划”实践阵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德育平台,广泛开展国学、绘画、手工、曲艺、茶道、足球、乐高机器人等课程,结合本地优秀文化开展瓯绣、陶艺、米塑、越剧、剪纸、舞龙等特色活动,丰富农村孩子的业余文化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纾解未成年人的焦虑、恐慌情绪,重庆市组织650多名专家和志愿者,开通60多条热线,开展热线辅导8000多条次,有效预防未成年人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引导青少年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