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农耕或劳动,多数人会想到劳苦、劳累,很少有人会想到勤劳过后的喜悦或辛劳过后获得的成就感,更少有人会理解勤劳与持家、治国乃至个人生命价值的提升有紧密的关系。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有谁愿意做费力、劳苦的事情呢?还有人认为,社会要发展就需要积极消费、大胆消费、奢华消费;科学技术的作用就是要把人从艰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倡勤俭的生活是复古、没必要、阻碍社会的发展……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对劳动的内涵了解得不够深刻,对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精神和智慧理解得不够透彻。
如何加强大中小学生对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进而使耕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优良品德、一种生命的自觉?实践证明,只有亲身经历过体力劳动的人,才能切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感恩心也会油然而生;相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不仅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也不知道父母老师的辛劳,更不懂感恩,久而久之,不劳而获、贪图享受的品性就会形成。所以,古人的童蒙养正教育就特别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传统的耕读教育强调的是耕读双修、知行合一、自利利他的全人能力素质提升,既学做人又学谋生。新时代的农耕劳动教育应该具备什么特点呢?我认为,要结合时代的特点继承中华耕读文明的优良传统并创新性转化,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活学活用。若将耕读教育的精神发扬光大,还需要具备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坚定的利他信念、创新精神。
实践证明,长期经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人,长期坚持浸润文化经典的人,其心灵更容易不断得到净化和提升,更容易具备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
可以说,创新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又一鲜明特征。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化、电子化、机械化、高科技化成为时代的鲜明特征,与此相应的劳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代青少年需要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汲取古代圣贤的智慧,并能根据不同劳动形态的特点,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传统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实现劳动成果的创新性转化,诸如通过创新方法或技术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利民等目标,通过趣味性劳动创造新财富、新辉煌。同时心怀老幼病残的疾苦,有意识地安排自己参与公益服务活动,将劳动最光荣、最崇高的奉献精神落实在行动中,让耕读劳动成为净化心灵的“洗涤剂”,才能真正成为与时代同行的现代人。
此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耕读劳动教育模式,把耕读教育创新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设安全适度、手脑并用的体力劳动实践课。如幼儿和小学阶段,儿童的记忆力与模仿力比较强,此时教师和家长应注重儿童行为养正育德教育,注重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习惯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进行知恩感恩的亲情教育,并有意识地带领儿童走进自然,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特征,参与农耕劳动,播撒爱劳动的种子。中学阶段除了强化生活技能习惯的培养外,应侧重培养为他人服务的劳动技能、劳动意识和吃苦精神,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大学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奉献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走出教室深入乡村、山林……让耕读精神不断洗刷自己的心灵,成为顶天立地、勇于探索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