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进了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其实,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初露端倪。中国人民大学的俞国良教授曾打比方说,心理问题就像煮饺子,可能在幼儿园就“下锅”了,但到高中、大学才浮上来。那么,家长要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呢?
1 丰富心理营养,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简而言之,自我价值感是指人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的重要性。如果用一棵树来比喻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自我价值感则是这棵大树的根系。如果父母能够帮助孩子提升自我价值感,让他们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相信自己值得拥有更美好的东西,他们就会努力学习,用优秀的行为去展现自己的价值,哪怕遇到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将这作为成长的机会。就像大树有着扎实、稳定的根系一样,即使遭遇风雨,也会将自己的根系扎得更牢、更深。
我们知道,每一位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爱,让孩子健康成长。然而,很多时候孩子却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因此,父母首先要学会如何爱,针对孩子的需要提供丰富的心理营养,让孩子感觉到“爱”始终就在身边,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可以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孩子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对父母的信任,体验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然而,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追求独立与个性化的时候,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独立发展的空间,给予孩子接纳、理解、尊重和信任等心理营养,让他们感受到自主成长的力量。
著名的婚姻家庭问题专家盖瑞·查普曼认为,爱的语言包括:欣赏、鼓励的语言,赠送礼物、身体接触、服务的行为、一段有品质的时光。很多时候,家长是通过赚钱养育孩子、给孩子做饭、收拾房间等服务的行为来表达爱的,但是孩子却期待父母能给予他们欣赏和鼓励的语言,或者陪伴他们,度过一段有品质的时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经常反省自己:我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能让孩子体验到爱、安全感、归属感与信任感?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爱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
2 培养使命感,引导孩子确定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美国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曾多次被关进纳粹集中营,但最终幸存下来,并创造了“意义疗法”,将人生目标视为一种能让个体活下来的内在力量。他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在充满死亡气息的黑色集中营里,那些有着人生目标、坚定信念和意义感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活下来。
一个有过多次割腕自残经历的小学生问咨询师:“老师讲过,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竞争的结果。上万亿个精子经过激烈的竞争,只有赢的那个精子才能和卵子结合,才有了我的出生。从小到大,我就一直和别人竞争,不是我赢,就是我输。我赢了,会害怕下次不能赢;我输了,又觉得自己很没用。如果一辈子都在竞争输和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这些话说出了很多学生内心的困惑:我们努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比别人强?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还是让父母感到骄傲和自豪?
父母要帮助孩子确立有意义、有使命感的人生目标,将孩子的人生目标和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结合起来。如孩子的人生目标是“将来赚很多钱”,父母可以问孩子:“你赚了很多钱以后,可以为别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你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可以让世界因为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通过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有些孩子认为,确立目标只会让自己感到更加焦虑和无望。只要没有达到目标,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即使有一天达到了目标,在片刻的快乐之后又会陷入追求新目标的焦虑中,因为达到目标本来就是自己应该做到的事情。显然,这些同学将目标当作自己必须要达到的一种“要求”。
父母要引导孩子确定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并将之作为努力的方向。孩子朝着目标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做越来越好的自己。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欣赏,与孩子一起体验成长的喜悦。在接近目标的途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父母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接纳他们的现状,欣赏他们的努力,帮他们将挫折转化成为历练自己、自我提升的珍贵礼物。
3 进行有效沟通,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每个家庭都有温馨的幸福时刻,那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无须考虑如何沟通,大家的语言、身体姿态都已充分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接纳与爱。然而,当家庭面临压力和冲突时,一些父母往往会运用讲道理、指责、命令、威胁等方法应对,导致亲子关系恶化,沟通失效。那么,当亲子之间存在分歧和冲突时,父母要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呢?
觉察——回到当下。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后再和孩子沟通。方法如下:觉察到自己有负面情绪——深呼吸(吸气——屏息3秒——呼气),告诉自己“我现在生气了”。然后体验生气时身体的感觉,接纳身体上的各种反应,渐渐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
建立联结——有良好的关系才会有良好的教育。
有些家长经常会问,为什么很多亲子书籍中介绍的技术对我孩子根本不管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父母还未和孩子建立联结,便急着给孩子讲道理,沟通效果自然不好。如何建立联结呢?父母要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问孩子:“发生什么事情了?快讲给我听听。还有吗?还有吗……”耐心听孩子讲述事情的经过,接纳孩子讲的所有内容,不评判孩子,以免让评判阻断亲子沟通的桥梁。
人们看一个人,往往只看到其行为。其实,行为仅仅是冰山的一角。在亲子沟通中,我们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就要看到其行为下面的冰山,理解孩子的感受和其内心的需要。这个沟通过程可以表示为:描述事实+表达孩子的感受+表达孩子的需要+表达孩子的期待。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帮助就是不主动提供帮助,而是带着信任,将选择权交给孩子,并引导孩子思考行为后果及承担责任。即使有时候孩子会犯错,这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付出的代价。父母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与爱。
父母与孩子建立联结,并倾听到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然后征求孩子的意见,如“你现在愿意听听我的感受和需要吗?”这时候,孩子被接纳、理解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会很愿意倾听父母的内心想法、感受和需要。这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才会起到作用。父母表达感受和需要的方式和第二点相同,即:描述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期待。
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人生旅程。父母首先要不断自我成长,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同时,根据孩子成长的需要,适时转换角色,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让孩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让家庭更幸福,社会更和谐。
(作者:赵军燕,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
案例
她很优秀,却找不到生命的意义
小A是一所重点高校的大四学生。一天凌晨,她在学校宿舍楼高层坠亡。消息传来,老师和同学们都很震惊,大家似乎找不到任何让小A轻生的理由:在学习方面,她年年获一等奖学金,毕业后准备出国留学;作为一名院系的学生干部,她工作能力很强,业绩突出;在人际关系方面,她对人态度温和,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但是,据她同宿舍的同学反映,小A表面上看起来乐观开朗,其实她的性格很内向,在宿舍里很少和同学交流,也没有较亲密的朋友。她的家庭经济条件不错,让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经常在假期带她出国旅游、开阔视野。妈妈对她的期待很高,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她的学习情况,但她很反感这些,经常中途挂掉妈妈的电话。她和父母的关系一般,假期也不愿意回家。
小A在遗书中写道:从中学开始,我似乎就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活着就在不断与别人竞争,小学时努力考好的中学,中学时努力考好的大学,大学时努力考研和出国……在一路前行的路上,体验到焦虑、恐惧和挫败,害怕别人发现我无用的真实面目。在别人羡慕或嫉妒的目光中,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扮演着“优秀”的角色,带着伪装的微笑,却找不到存在的意义……生而为人,好累……与其继续讨好,不如提前退场……
当学业不再是唯一的荣耀
一年前,小W从偏远的农村考到某大城市的重点高校就读。作为村里唯一一名考入重点高校的学生,他成为当地的“名人”和整个家族的骄傲。刚刚进入大学时,小W的状态很好,不仅学习努力,还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然而,他逐渐发现周围的同学大都学业优秀、能学会玩、家庭经济条件好或多才多艺,尤其是大一期末的考试结果给了小W很大的打击:他第一个学期挂科两门,第二个学期挂科四门,让他对自己引以为傲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摧毁了他最后的自信和希望。
当学业不再成为唯一的荣耀,小W陷入了自卑、焦虑、沮丧和痛苦之中。他出现了严重失眠,经常感到很疲惫,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每天下决心去上课,但就是走不出宿舍。最后索性连老师、同学的电话都不接了……小W给父母打电话,想回家休学一年。但是,父亲知道了小W的学业状况很生气,骂他“不思进取”、“懒”、“没有骨气”、对不起家人多年来供他上学的辛苦付出。父亲要求他振作起来,不许当逃兵,休学回家只会被别人笑话……听了这些话,小W告诉心理咨询师,他的心就像“被捅了一刀”。以前父母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其实只是因为自己可以给他们“挣面子”罢了。小W觉得自己就是家庭的累赘,白白浪费家里的金钱,活着没有意思。
在咨询师的建议下,小W去精神专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抑郁状态……(赵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