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经常买理财的诸位,近半年多以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像往常一样,在某银行购买了一份为期半年的理财,中途打开手机银行APP查看,自己买的理财不仅没有红色的正收益,反而连本金都亏损了。于是你来到银行问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也许是:“您购买的是净值型理财,收益会根据投资情况进行浮动,最终能拿到多少钱要以最终净值为准”。
这样的答复让你很是吃惊,之前的理财也不这样啊!都是告诉一个预期收益率,然后到期了连本带息就回到了账户上,怎么现在变成了这样。
你想,既然净值型理财是这样,那我不买净值型的理财不就行了,于是你打开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APP,想找一款没有标注“净值型”字样的理财,结果发现所有银行的理财都不约而同的变成了净值型理财,就连之前你对其低利率嗤之以鼻的结构性存款也找不到了。细细观察才发现,之前产品右上角的那行“预期收益率”也换成了“业绩比较基准”,之前那种固定的预期收益率如“预期收益率4.0%”也变成了“业绩比较基准1.9%—4.0%”。
当你想细细研究,打开产品协议,竟然发现好多这种所谓净值型理财竟还需要到期自己主动进行赎回操作,如果到期不赎回,就会自动再进行一个相同周期的封闭,而且有的好多短期产品还约定了最低赎回期,不到期限赎回还要手续费。比如,某银行一款“每月定开净值型理财产品”,规定每月10日可以赎回、买入,超期10号则不能进行赎回操作,但同时又约定了持有期低于半年要收手续费0.5%。假设你1月10日买入10万元该产品,在4月18日想用钱,于是你进行赎回操作,发现系统那里的“赎回”键是灰色的,并提示你未到规定日期禁止赎回,于是你等到了5月10日进行赎回,赎回时提示“未持有满半年要收0.5%的手续费”,实在着急用钱的你想利息少就少点吧,不能耽误用钱,结果却发现,是按照本金10万元收取0.5%的手续费,而根本不是按照利息收手续费,这几个月相当于白存了。
你有点想不通,开始仔细研究起这些所谓的净值型产品,发现它们在买入和卖出时间上也和之前的理财产品有着很大区别。之前的理财产品都叫“销售期”,一般持续7天左右,比如从1月3日——1月10日,现在的产品都叫“募集期”,之前销售期结束第二天就开始起息,比如1月10日结束后1月11日就开始给你计算利息,现在却是告诉你“募集期结束后第3个工作日开始计算”,如果1月10日后正好都是工作则相当于白放2天,如果赶上节假日、周末则不知道要白放多少天。之前买理财到期后基本第二天本金和利息就到账了,现在却也是“到期3个工作日后清算到账”,同样在没有节假日的情况下至少白放2天,这样仔细算算,钱至少白放了一周多的时间,如果钱少点也就算了,利息可能并不多,但如果是大额资金呢,这一周的收益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除了上述在收益、操作方式及买入、卖出时间上的不同,你发现在投向上也有一定的不同,虽然每份产品协议里并没有明确的告诉你他具体投了什么,只告诉你一个大致的方向,但好像所有的净值型理财偏爱投资各种各样的债券,这种债券资产的高占比是之前理财产品所没有的。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银行系理财产品会变成了这样?究其原因还要从资管新规说起。2022年1月1日起,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其中一点就是按照产品类型统一监管标准,要求银行系理财产品打破之前的“刚性兑付”或者“隐形刚兑”,要求全部理财产品净值化,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银行系理财产品变得让我们有点不认识了,感觉其展现方式更像是每天看的基金,有涨有跌,每天或一定时间一更新。
所以,面对净值型的理财产品,我们就不能再像之前一样“闭着眼睛买”了,一定要了解清楚具体的赎回方式,是否有手续费,想想清楚如果出现波动收益或本金受损我能否接受。其实还应该关注产品到底与哪些资产挂钩,但是说实话,现在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全部由总行或其银行成立的理财子公司总部进行全国统一运营,就连银行的支行行长层面也不清楚产品成立后具体投资到哪些具体公司的股票或债券,最多也只能告诉你一个投向大类,而且越是规模大的银行越是这样,因为它们就是这样的管理机制。
在资管新规下,除非你是专业人士,对理财产品有着很深的研究,其他普通人买理财,多多少少其实都有赌的成分,在买之前一定要想好我能不能接受一旦发生的损失,如果真的接受不了,还是选择定期存款或者国债更好一些,毕竟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收益也就意味着高风险,切不可盲目选择,再也没有所谓的“刚兑”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