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用300多亿资本金做大到20000亿放贷,加近100倍杠杆,真是厉害。
这种做法是不是美版的次贷危机?
这是金融创新呢?
还是钻了国家政策漏洞呢?
蚂蚁的杠杆和美国次贷危机是两码事我来举例说明下。
次贷是基于房产抵押贷款,比如美国人汤姆,首付10%,10万美元向A银行贷款90万,购买了价值100万美元的房产。3年后,房产升值到150万美元。B银行做了金融创新,把汤姆的房子二次抵押,升值的这50万美元的一部分可以贷款给汤姆消费。B银行找了无数个汤姆,业绩大增。这里与国内现在的房产二押业务是一样的。有风险但是整体可控,毕竟房子确实升值了。市场竞争激烈,C银行业务下滑了,所以又做了创新,B银行是把过去3年的房租升值部分做了再贷款,C银行想出个办法,把未来3年可能升值的部分提前贷款给汤姆。这里是估算汤姆的房子3年后会从现在的150万增长到200万,那么又有50万的增值部分可以贷款给汤姆。
问题来了,但是如果未来3年房子没有升值这么多,就会出现抵押物不充足,银行面临较大损失的风险。如果房价一直上涨,这是个好生意。过了一段时间,房子确实一直在涨,于是很多银行大量跟进这项业务,银行为了有更多资金可以用于做次贷业务,发行了很多资产证券化的产品,比如一些投资债券(也有说法叫垃圾债)银行为了减少自身的风险,又为这项业务购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又购买了再保险。所以几乎把美国的金融投资机构全部串联到这项业务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参与其中。如果房价一直按照之前的速度上涨,这是个大家都赚钱的好生意。
这里的投资银行和我们在国内通常接触的银行是不同的,不是储蓄类型的银行。
后面美国房价增长不如预期,一部分资金开始撤出甚至做空,后面发生连锁反应,所有机构都深陷其中,最后引发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大体是这么回事,方便大多数人能看懂。
蚂蚁的运作方式又不一样。蚂蚁用自己的资金比如30亿,投放到支付宝的花呗,借呗,比如张三和李四,使用了这30亿的借呗,约定利息并设定分期12个月每月归还。阿里基于自己大数据和风控的优势确定张三李四可以按月还钱,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确定的收益。 阿里就把这个收益权到金融机构挂牌转让,可以叫收益权转让或者ABS(资产证券化),金融机构购买后,假设阿里融资24亿。很多机构都做这个业务类似商业保理,融资租赁。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公司都有参与。这是很正常的业务也很正规。
然后阿里把融资到的24亿,再次通过支付宝的花呗借呗借给王五,赵六,约定分期12个月每个月还款。再次把这个债权打包,挂到金融资产交易所融资20亿。然后再把这20亿通过支付宝借给钱七和孙八。如此循环不断放大规模。这里实际阿里30亿融资不止24亿,因为借呗利率是12-20%,给金融机构是6-7%,所以每次再融资不会减少规模。另外每个融资计划都是单独核算,金融机构每个月都能收到回款,实际获得的收益率也远远大于6-7%。基于前期都安全的情况,后期不断加大投入。所以阿里的规模扩张到2万亿。
阿里的模式是信用贷款,基于大数据和风控,就是判断每个人能否有还款能力,事实上这套模式确实有用,因为大数据下,个人没有秘密,所以阿里的实际坏账很低。这个和真正P2P的贷款业务类似,区别就是资金来源于个人还是机构,事实也证明,小额分散的贷款是个好生意,这就是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变种,一样上征信。
监管层的担忧在于,阿里这么大规模的业务,自有资金比例太低,赚钱的阿里拿大头,万一出现大面积坏账,损失的是金融机构的钱,其实金融机构的钱也就是老百姓在银行买的理财,最终损失的会是老百姓。 这不平衡。阿里几乎不承担风险,稳赚。而金融机构承担了更多风险,赚得还少,最主要这个贷款金融机构也想做也能自己做,银行也有各种消费贷,信用卡,信用贷这些业务。所以,限制阿里的规模或者更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和平衡各方利益。
之前也确实从来没有哪项法规规定蚂蚁不能这样无限制的加杠杆。举个例子,我们做了一个赚钱的生意,比如把美国的手机买来拿到中国卖赚取差价,如果我们能有更多的本钱就能买更多的手机,就能赚更多的钱。不可能出台一个法律规定我一年只能卖多少台手机,也不能限制我们去找合伙人合作扩大资本,只要我们和合伙人直接达成协议,就能够扩大资本,有更多的钱就能从美国买来更多的手机来赚取差价。而至于这些手机能不能最终都卖出去,这其实是经营风险,我们和合伙人需要自己去评判风险,赚钱自取风险自担。
所以,蚂蚁是做了监管政策之外的金融创新。国内的监管其实比较宽松,对于新事物都给与一定的空间灵活发展,遇到问题再研究相应的政策去监督管理。比如先有汽车后有交通法,而后发现喝酒后开车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不允许酒驾,是一个道理。 现在监管层的要求是让蚂蚁提高自有资金比例,对于网络小贷公司提出只能5倍杠杆的征求意见。
背后有个八卦马云在上海的讲话,把银行说成当铺思维,否定了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体系作出的成果,得罪太多人,这个话也非常不得体。甚至还批判了监管层,更讲了国内没有金融系统。
更多人的看法是如果没有监管层的默许,就不会有支付宝也不会有余额宝,更不会有花呗借呗。还有就是蚂蚁68.8的定价以及688688股票代码,让监管层意识到资本家已经足够影响很多政府部门,任由发展的话,不可控风险巨大。 两个版本,一个是马云发言前已经知道监管层对蚂蚁的态度和政策的改变,所以他在表达不满。另一个版本是马云发言稿自己写的也没有跟人沟通,过激的言论引起监管层重视,迅速出台互联网小贷新规和暂停蚂蚁上市,意在提前化解风险。
相比之下,腾讯的马化腾表态,不会把金融支付业务独立出来,还默默退出了财付通的法人位置,非常低调。蚂蚁上市暂缓,京东刘强东的京东数科躺枪了,也跟着影响上市进度。反倒是在美国上市的陆金所沾了便宜,当天破发跌了一天后,已经上涨超过50%了,因为成了唯一的金融科技上市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