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吴宇航 S0570521090004 研究员
仇文竹 S0570521050002 研究员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06月21日
摘 要
核心观点
5月银行继续增配利率债,非银整体需求不弱,广义基金增持信用债,保险增配地方债,券商增配国债,外资延续流出趋势。后续机构行为有三大关注点:一是地方债供给接近尾声,三季度可能进入真空期,保险等机构缺资产压力或将加大。二是广义基金需求力量最强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关注银行间流动性和宏观流动性的相对变化。三是参考中美国债利差来看,本轮外资流出可能持续到明年三季度,警惕对个别期限利率债的冲击。杠杆方面,7~8月伴随央行利润上缴基本结束,经济企稳回升等,不排除资金面逐渐向中性回归的可能,建议投资者此时逐步降低杠杆。
商业银行增配利率债,地方债增幅扩大,三季度或迎地方债供给真空
5月商业银行整体配置力量有所增强,地方债增持规模显著扩大。展望未来,6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接近尾声,三季度可能面临地方债供给“真空期”,但银行全年的地方债额度通常在3-4月已经定好,地方债节奏前置但总量不增的情况下,银行可能并未必出现特别严重的缺资产。相比之下保险机构会否缺资产值得关注,毕竟保险持有10%以上的地方债,且保险负债端不确定性更大。
广义基金逆势增持信用债,缺资产继续演绎
5月广义基金配置力度与上月基本持平,增持同业存单之外的所有券种。尤其信用债在供给收缩的背景下逆势增加,反映广义基金面临比较严重的缺资产。今年以来广义基金已经累计增持了1.6万亿债券,同比增长近30%,是非银机构最主要的需求力量,往后看,广义基金的配置需求能否持续,关键在于流动性格局是否变化。短期微观主体活力仍不足,疫情长尾效应下衰退式宽松格局延续,宏观流动性可能存在溢出效应,利好广义基金规模。但下半年疫情好转 房地产放松可能带动融资需求缓慢回升,中期看广义基金规模增长可能放缓,需求最强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境外机构继续减持,外资卖债何时休?
今年2月以来境外机构连续减持国内债券,至5月底累计减持约4000亿元。历史经验看,与外资流向的最相关的指标是中美利差,其与外资持债环比增速有非常稳定的领先关系。展望未来,考虑到中债窄幅波动格局难改,年内经济修复动能偏弱,中美利差的趋势性逆转可能更多要看美债走势,至少要等到美联储加息结束,美国衰退交易开启,我们认为四季度或明年初是重要观察时点。由此估计,外资持债环比增速可能在明年中左右才会看到拐点。而由于外资流出节奏相对平均,对市场整体影响有限。但需警惕外资集中度较高的3-5年期限段的局部冲击。
5月债市杠杆率略有上升,后续建议逐渐降杠杆
5月债市整体杠杆率为110.4%,较4月上升0.68个百分点。5月资金面非常宽松,DR007在1.6%-1.7%平稳运行,杠杆策略持续受到投资者青睐。往后看,短期资金面宽松仍无忧,但7~8月伴随央行利润上缴基本结束,经济企稳回升,信贷需求修复,中美短端利差加大,不排除资金面逐渐向中性回归的可能。不建议投资者此时加大加杠杆操作力度,反而要逐步降低杠杆。
风险提示:利率债供给规模超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
分券种分析:地方债明显增长,存单缩量
截至2022年5月末,中债登、上清所债券总托管量121.8万亿元,较上月增加10023亿元(4月增加4595亿元),其中中债登总托管量91.1万亿元,环比增加11793亿元(4月增加2629亿元)。上清所总托管量30.7万亿,环比减少1770亿(4月增加1966亿元)。
分券种来看:
利率债托管量增幅明显扩大,主要源于地方债发行提速。5月国债托管量增加2879亿元,政金债增加1256亿元,地方政府债增加8142亿元。5月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发行规模为12076亿元(4月为2842亿元),同时政金债5月发行量与上期基本持平,但偿还高峰期已过,仅有3516亿元到期(4月为7015亿元),使得5月利率债托管量增幅明显扩大。
往后看,新增专项债发行已接近尾声,三季度供给压力大幅减弱。截至6月24日,今年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规模将达到29423亿元,占已下达额度(3.45万亿)的85.3%。财政部“新增专项债券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的目标基本可以达成。
而今年地方债节奏前置将导致三季度供给显著减少,过去两年,三季度新增专项债规模均在1万亿以上,今年则几乎没有新增发行,供给减少会否导致保险等机构缺资产值得关注。
同业存单托管量继续降低,主因银行间流动性充裕,银行发行需求降低。5月同业存单托管量较上月减少1738亿元(4月环比减少541亿元)。5月同业存单降幅扩大可能源于4月降准对银行长期负债形成补充,利润上缴也在持续投放基础货币,银行长期资金充裕,叠加信贷需求不足,存单发行需求有所降低。
信用债托管量季节性降低。5月信用债托管量减少827亿元(4月环比增加1889亿元),具体来看,超短融减少1168亿元,短融增加175亿元,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减少243亿元,中票增加320亿元,企业债增加29亿元。5月信用债供给往往季节性走弱,同时5月多地受到疫情封控影响,加上财政退税,企业发债需求本身也在走低。
分机构持仓分析
5月银行继续增配利率债,非银整体需求不弱,广义基金是配债主力,主要增持政金债和信用债,保险主要增配地方债,券商主要增配国债,外资则延续流出趋势。
商业银行继续增配利率债,地方债增幅扩大
5月商业银行整体配置力量有所增强,地方债增持规模显著扩大。5月商业银行国债托管量增加1540亿元(4月环比增加1877亿元),政金债托管量环比增加557亿元(4月减少807亿元),地方债继续增持6423亿元,增幅明显扩大(4月环比增加1518亿元)。信用债托管量减少1541亿元(4月环比减少86亿元),同业存单托管量减少1098亿元(4月环比减少491亿元)。银行利率债的配置力度上升主要源于5月地方政府债供给明显增加。
展望未来,6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接近尾声,三季度可能面临地方债供给“真空期”,银行是否会出现缺资产?我们认为可能并不明显。原因在于银行全年的地方债额度通常在3-4月已经定好,地方债节奏前置但总量不增的情况下,银行可能并没有多余额度。相比之下保险机构会否缺资产值得关注,毕竟保险持有10%以上的地方债,且保险负债端存在更大不确定性,不存在被动配置一说,有增量资金就有配置需求。
广义基金配置较强,逆势增持信用债
5月广义基金配置力度与上月基本持平,增持同业存单之外的所有券种。5月广义基金国债托管量增加760亿元(4月环比增加818亿元),政金债托管量增加1088亿元(4月环比减少1167亿元),地方政府债环比增加708亿元(4月环比增加385亿元),同时同业存单增幅由正转负,环比减少1584亿元(4月环比增加415亿元)。
5月广义基金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均保持多增,反映广义基金对利率债配置意愿较强。同业存单增幅由正转负,一方面由于5月存单发行规模大幅回落,存单托管量本身在收缩,另一方面资金面整体宽松的背景下,5月存单利率大幅下行,月底1年期股份行存单一度低于2.3%,息差空间有限,降低了广义基金的参与热情。
信用债持仓逆势增加,反映广义基金面临比较严重的缺资产。5月信用债整体托管量减少827亿元,但广义基金信用债持仓逆势增加614亿元,其中主要是由中票贡献,环比增加630亿元。为何5月广义基金全面增持信用债?一是,5月资金面宽松,机构欠配的机会成本较高,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强烈。二是,前期固收 产品遭受赎回冲击后,纯固收产品的价值暂时占优,而且理财公司仍有冲规模诉求,以及4月银行存款利率陆续下调,因此4-5月纯固收类理财规模及债基规模继续上升,机构积极入场配置。广义基金强劲的需求带动短端信用利差大幅压缩。
今年以来广义基金已经累计增持了1.6万亿债券,同比增长近30%,是非银机构最主要的需求力量,往后看,广义基金的配置需求能否持续?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流动性格局是否变化。今年以来狭义流动性持续宽松(央行降准 利润上缴),而实体融资需求相对低迷,宏观流动性向金融市场溢出,导致货基理财等产品规模不断扩容。短期看微观主体活力仍不足,疫情长尾效应下衰退式宽松格局延续,利好广义基金配债需求。但随着下半年央行利润上缴逐渐结束,叠加美联储加息制约,狭义流动性可能向中性水平回归。此外疫情好转 房地产放松可能也会带动融资需求缓慢回升,下半年广义基金规模增长可能放缓,需求最强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境外机构继续减持,外资卖债何时休?
5月境外机构国债持仓环比减少142亿元(4月减少420亿元),政金债减少746亿元(4月减少408亿元),地方债和信用债减持幅度基本不变,同业存单托管量减幅收窄,减少14亿元(4月减少121亿元)。
今年2月以来境外机构连续减持国内债券,至5月底累计减持约4000亿元。外资流出的原因很好理解:中美利差倒挂、人民币汇率承压、欧资等避险资金流向美国。市场更关注的问题可能是,本轮外资减持将持续到何时?
事实上,外资对国内债券的投资力度与多个因素有关,如中美利差、人民币汇率、债市开放程度、税收制度等等。但从历史经验看,与外资流向的最相关的指标还是中美利差。我们通过观察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和外资持债环比增速(12个月平均)可以发现,前者对后者有非常稳定的领先关系,领先周期基本在6-8个月左右。就本轮而言,中美利差在2020年10月见顶,而外资持债环比增速从2021年4月开始回落,目前仍在下行趋势中。
展望未来,外资流出的趋势可能还未结束。一是美国通胀仍高企,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还要加息200bp,预计中美利差将维持全面倒挂。二是3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走贬,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吸引力明显下降。考虑到中债窄幅波动格局难改,年内经济修复动能偏弱,中美利差的变化可能更多要看美债走势,利差趋势性上行至少要等到美联储加息结束,美国衰退交易开启,我们认为四季度或明年初是重要观察时点。由此估计,外资持债环比增速可能在明年中左右才会看到拐点,而持债规模重新转为增持则需要更长时间。粗略估计,本轮外资减持债券可能至少持续到明年三季度,合计减持规模将达到1.5-2万亿。
本轮外资流出对国内债券市场影响多大?目前外资持有的境内债券规模约为3.66万亿,总体量不算大,但结构以利率债为主,其中国债2.4万亿,占比65%,政金债8900亿,占比24%。因此,本轮外资抛售的压力可能主要在于利率债,但考虑到外资流出节奏相对平均,月均抛售规模并不大,可能在400-600亿之间,因此整体影响相对有限。但需警惕外资集中度较高的3-5年期限段的局部冲击。
保险继续增配地方债,券商情绪有所修复
5月保险配置力度进一步加强,主要增持地方债。5月保险机构配置情绪进一步好转,主要增配地方债476亿元(4月环比增加35亿元),政金债增幅收缩,环比增加53亿元(4月环比增加330亿元),信用债和同业存单持仓规模略有增长。
今年以来保险配置持续偏强,非标供给缩减 存款利率下行等导致保险面临比较严重的欠配。而6月底新增专项债供给接近尾声,如果三季度没有增量财政工具,供给进入真空期,保险机构可能面临更大欠配压力,届时需求力量是否会向超长利率债等转移值得关注。
券商配置意愿转强,增持利率债。5月证券公司情绪转好,国债增加428亿元(4月减少433亿元),政金债增加183亿元(4月减少498亿元)。地方债增加502亿元(4月增加43亿元),同业存单减少115亿元,减幅收缩(4月减少366亿元),信用债减少108亿元,减幅扩大(4月环比减少42亿元)。
5月债市杠杆率略有上升
5月债市整体杠杆率为110.4%,较4月上升0.68个百分点。5月资金面非常宽松,DR007在1.5%-1.8%平稳运行,杠杆策略持续受到投资者青睐。往后看,短期资金面宽松仍无忧,但7~8月伴随央行利润上缴基本结束,经济企稳回升,信贷需求修复,中美短端利差加大,不排除资金面逐渐向中性回归的可能。不建议投资者此时加大加杠杆操作力度,反而要逐步降低杠杆。
风险提示
1、利率债供给规模超预期:如果下半年赤字提高或发行特别国债将会带来超预期供给压力。
2、美联储加息超预期: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可能导致外资行为出现变化。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6月21日发布的研报《外资卖债何时休?——5月债券托管数据点评》,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