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和建议》),科学擘画了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蓝图,也为各地科学谋划“十四五”和“二〇三五”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对标《规划和建议》中列举的各项目标任务,区域教育该如何作为?笔者以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引导地方教育科学高效可持续地发展。
好的规划是什么样的
首先,区域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立足区域发展战略。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先后针对教师队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劳动教育、教育评价等领域印发专门性文件,将教育事业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同时也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要求。这些决策部署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持,也是区域制定“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根本遵循。
其次,区域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应积极回应本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每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差异,教育发展水平也不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都是具体的,“十四五”规划应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如上海市闵行区近年来外来人口增量很大,且在区内各街镇的分布不均衡,给区内教育资源布局和均衡发展带来挑战。为此,闵行区在“十四五”规划制定中依据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超前布局学校建设,并且以智慧教育为抓手,将智慧教育的理念、技术融入教育治理、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共享,推动区域教育的高标准均衡发展、高质量内涵发展。
再其次,区域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应厘清区域教育定位、特色和发展思路。每个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各异,资源禀赋不同,这些因素决定了区域教育有各自的定位和特色。“十四五”规划应立足区域教育特色,加以梳理和深入挖掘,形成相对清晰的发展思路和主线。
例如上海市杨浦区有丰富的科教文化资源,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学府校址均在杨浦。同时,“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长期在杨浦从教,为杨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内核。因此,杨浦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以“于漪教育思想”为精神引领,以“科教文化资源”为资源支撑,为杨浦区教育发展谋特色、创品牌。
如何科学编制规划
编制区域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不仅是一个文本的写作过程,也是一个调查研究、梳理思路的思考过程,还是一个凝聚共识、权力博弈的政治过程。规划编制虽然没有严格的程序,但有一定的方法可循。
编制规划可采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科研支撑、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区域可以先成立一个规划编制工作组,由辖区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统筹,或联合第三方研究机构共同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各项工作的负责部门和各个学校总结发展现状、成绩,在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区域间比较中发现教育发展的进展、优势和不足。同时对标“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总结规划完成情况,提出“十四五”规划目标。
开展问题导向的调查研究。访谈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领导和各个部门负责人,就有关工作的进展、优势和主要问题展开讨论;访谈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教师,就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成效与问题深入交流;访谈家长、学生、社区代表,了解教育需求。调查研究不仅是收集信息的过程,也是在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中理清思路和目标的过程,还是一个凝聚共识、广泛动员的过程,为规划编制和实施奠定思想基础与群众基础。
搭建编制框架。规划文本一般包括“十三五”总结、“十四五”发展环境分析、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与指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保障措施以及有关的说明等。规划文本不仅涉及对教育领域方方面面工作的周密安排,还涉及诸多资源分配、权威重组等事项,例如学校布局、经费分配、人员规划、审批流程的完善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规划编制不仅是撰写文本的过程,更是博弈的政治过程,非常考验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智慧。
如何保障规划落地
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是地方政府对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理念设计与总体部署,也是凝聚社会各界关于教育发展共识与期望的重要载体,对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编制规划是总结区域教育发展阶段性经验和成就的重要契机,有利于在纵向上梳理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横向上认清发展的相对水平,并在比较中明确区域教育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形成规划文本后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征求意见的对象不仅有教育系统内部的管理者、校长、教师,还应包括教育系统外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征求意见一方面是为了完善规划文本,保证规划的合理、可行;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广泛宣传动员和凝聚共识的过程,谋求利益相关方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明确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取得各方的认同理解,进一步为规划实施奠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征求意见的过程和文本编制同样重要。
“十四五”规划应特别强调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和资源保障,保证规划的可行性。当前,教育领域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频繁触及权力重组、利益调整、资源配置,改革的难度不断提高。尤其“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题,对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统整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公共资源,破解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资源约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