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动态 >

未来学校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实现梦想

2018-12-22 16:21:08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未来学校 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实现梦想

未来学校是站在未来的空间里思考当前的教育改革走向与学校发展战略,未来学校建设的重要目的是借助先进的教育理念、普适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校育人能力,在新的环境下,学生享受平等、公正的、个性的教育与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实证研究”项目组选取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7省近22400名学生,含3239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分析、推理、问题解决等认知与学习自信、师生关系、学习兴趣等多个方面发展还不够充分,但在身体形态、视力、耐力、速度和力量等身体健康方面发展较优。在新的育人理念的指引下,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平台构建未来学校,充分发挥留守儿童的特点,展示留守儿童的特长,为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助力,整体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未来学校的六大特点助力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1.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

未来时代是一个个体创新、知识创新的时代,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传统教育以知识技能的传递为主,在大规模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讲授的效率最高,学生也容易获取相关的知识技能。未来学校将打破传统学校固化的学习模式和以班级学习为主的组织模式,将更加灵活地开展学习。

2.指向学生的核心关键能力的发展,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未来学校将培育学生的重点落在学生核心关键能力的发展上,即培养学生面对复杂情境时,从多个角度发现问题的能力、想象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进行辨别和分析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从传统的知识技能的消费观过渡到学习批判性思维的观念。

在不以书本知识消费为目的,而是基于真实生活情境进行创新学习的范式下,留守儿童并不会面临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未来学校里,学与教模式的变革正是面向真实情境、问题情境的设计而开展学习活动。

3.学习机会更加多元化,学习时空更加灵活开放

未来学校注重非正规学习和随机学习、社会学习,突破了原来的时空,这就需要未来学校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全课程的学习场景和个性化的学习。如果家长并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只是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的状况,这就会导致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无法提供准确的判断和辅导,导致留守儿童学业的落后,进而过渡到学生因为作业的落后而感受不到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心理会逐步发生变化。

未来学校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与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为学生创设多元融合的育人空间。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记录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分享、交流、展示、评价方面的价值,学生的学习轨迹和记录以及成果都可以通过网络重现。留守儿童的父母并不会因为不和孩子在同一地方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和关注,他们能够利用互联网更加充分的参与、互动交流,能够实时全面地掌握孩子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取措施进行恰当的亲子沟通、家庭辅导等,消除因为距离的原因产生的隔阂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学生身心发展的问题。

4.注重学生学习的社会化,关注链接

未来的教育服务是具有可选择性的,学生不仅可以选择来自所在学校的教育服务,也可以选择来自学校以外的互联网教育企业、专业社会机构或其他学校所提供的优质教育服务。

互联网上,留守儿童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同伴交流、师生互动,甚至可以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消除地域的差异。越来越广泛的链接,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也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创新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将会得到极大改善,进而消除家庭资源不足而无法参与更多社会活动的现实困境。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免费的学习空间和社群,留守儿童也有更多的机会,在学校的指引下进行多样态的社会化学习。

5.注重学习空间打造、学生表现的展示和同伴评价

未来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表现和展示,尤其是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以及社会化媒体多角度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一方面学校要树立展示学生学习过程、思维过程的理念,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强调展示差异、灵感和不同,因为差异的形成是创新的源泉。另一方面学校要提供相应的展示活动和机制,保证学生能够常态化地开展展示活动,并进行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互评、自我反思等活动。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进行升维,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能够从其他同伴的观点中受益,进而完成知识技能学习的升华。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人人展示差异、展示不同,鼓励孩子去发现不同、表达不同,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这就要求未来学校的教师革新观念,善于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发现每个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的优点,多种思维进行展示、分享和交流评价,提高留守儿童的参与性和成就感。

6.关注困难群体的发展和进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未来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打造一个全新的育人空间,教师更加有时间来关注孩子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不充分的孩子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设计,促进孩子的发展。

在未来学校中,教师比较容易解决留守儿童的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除了在课上设计专门的学习活动提供给留守儿童参与,还可以利用放学之后,开展专门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学习活动,弥补留守儿童阅读、交流、作业辅导等不足。利用网络空间、提供网络环境,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网络学习空间赋能教育发展

未来学校核心特点包括分享展示、互动交流、强调过程等,根本在于转变原来以消费为主的教育观,变为以生成创造为核心的教育观。教育不仅仅是消费知识,更重要的是创生内容、在创造生成的过程中消费。因此面向过程、面向真实情境、面向互动生成、面向高阶思维的可视化等是构建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主要方向。

1.为了学生多感官的创作分享,支持多媒体展示

每个孩子都有分享的需要和成功的需要,每个孩子的作品都需要展示。原来因为时空有限,只有最优秀的作品才能被展示交流,导致忽略差异,过度强调共性,不能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视角。在互联网学习空间,每个孩子都有同等机会来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自己的独特观点,分享自己的作业过程和结果,以及分析考试结果的反思等。

孩子天生就有独特的视角,就算是双胞胎在创作过程中都是存在差异的。在创作的过程中,如何求同存异,如何在一个共同的话题、情景下,创作不同的作品和内容是未来教育的核心,因此网络学习空间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示的环境,充分分享自己不同观点的环境。

2.支持多层次、多类别的人员互动交流

同伴交流互动常态环境下,由于受时空限制,通常采用同桌交流的方式。网络学习空间可以支持任意两个人进行交流,同一教室中不同位置的交流、不同教室的交流,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等。

师生互动是一种重要的交互行为,通常发生在课堂环境中,但课堂环境总是有限的,师生互动的频次通常不高,为了提升效率,教师往往跟学习优秀的孩子进行交流,便于快速得出答案,这种情况往往忽略了对成绩较差学生的关注。

家长学生互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通常需要双方互相了解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沟通。留守儿童比较大的问题就在于和家长互相不了解,越来越没有可以共同沟通的内容。平台需要能够支持课堂的互动和创造内容,这些内容还能够自然延伸到家长,家长能够通过多种终端阅读、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家长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跟孩子进行沟通。

3.为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而评价

随着评价理论的不断创新,从为了学习的评价、评价即学习,到评价就是高阶思维学习的整个转变。

学生对他人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评价行为,学生通过社会化学习网络空间更容易开展互动,因此学生很容易获取、阅读他人的观点,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多种方式评价,比如点赞、评等级,用量表进行客观评价,用文字进行综合评价等。

学生对自己作品的不断评价反思是学生元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其他同学观点作品进行评价、升维的基础上再进行降维,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反思与改进,弥补了自我认识的局限性。

4.为优秀教师赋能,支持多元学与教活动的设计

普通的老师要经过很多阶段的成长才能成为名师,才能领悟教育背后的道,但往往这种隐形的知识和能力很难再传播,传统是通过不断的听课评课、不断的消化吸收才能不断的成长,成长的周期很长。

如何在平台设计的时候,就能蕴含支持新的育人方式、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家校沟通方式等是网络学习空间的核心。因此平台要支持基于课本的育人环境、活动设计,活动中蕴含学与教方式的变革、评价的变革等。评价一个教师不仅仅是从教师本身出发,而是从教师构建的育人环境来评价教师,这是一种核心的观点。解决网络学习空间就是优秀资源的再传播的消费观,这种消费观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也导致了大量的误用和不好用。

5.实现学校、区域的现代教育治理,平台去中心化

分级管制是传统教育管理的核心,基于网络学习空间要能实现组织扁平化的管理,校长、中层管理者可以参与学与教的活动过程,校长可以跟学生互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多元评价,能够获取每个班级的老师的育人状况,能够快速地调配资源对教师进行服务。因此平台要能够支持多元组织的建立、多个教研团队教研等,把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放到第一位,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的活动、活动过程中的产出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

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项目组在甘肃酒泉、内蒙鄂尔多斯、四川成都、辽宁大连等多地开展了长达3-5年的跟踪实验,参与学生人数近3万人,实验学校教育质量均大幅提升,留守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得以较好的发展。总之,重新构建新的学校育人生态,利用普适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学习空间等赋能教育的升级转型,为每个孩子明天的美好生活奠定坚实基础,为农村地区的教育快速转型赋能。(黄蔚 张生)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国家青年课题“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CCA13013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