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行为你我他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6月1日正式施行至今已近两月,昨天,北青报记者从《条例》施行座谈会上了解到,《条例》公布施行以来,本市围绕《条例》内容在宣传报道,解读阐释,专项执法整治,融入文明创建,推动配套制度完善等多个方面发力,全力推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取得实效。
《条例》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立法”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让市民知晓首当其冲。北青报记者从首都文明办了解到,两个月来,本市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媒介刊播公益广告和宣传图画等,让《条例》遍布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起草《条例》宣讲稿,组织专家学者到各基层单位开展解读阐释,帮助党员领导干部系统深入掌握《条例》内容。本市各区也将《条例》宣传贯彻落实与文明城区创建、文明实践活动等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围绕《条例》中“不文明行为治理”条款,各相关单位针对群众关切的疫情防控、垃圾分类、交通陋习、不文明游园、制造噪音等突出问题启动了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如,市公安交管局针对早晚高峰时段存在的机动车乱插队、乱鸣笛、乱停靠等不文明行为,开展“点穴式”精准执法。6月份以来,先后多次约谈部分快递企业、行业协会和外卖企业负责人,将9584起外卖电动车违法信息分别转递相关企业,督办落实内部处理措施;市城管执法局以“门前三包”为切入点,列出《城管执法部门文明行为重点执法事项清单》,共查处不文明行为3070起;市园林绿化局与首都文明办、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联合印发《北京市文明游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公园范围联合开展不文明游园专项整治行动。市公园管理中心将天坛公园作为治理不文明旅游行为先行试点,全面开展噪音扰民、文保区域放风筝、占道锻炼等专项治理。两周时间内,市属公园累计劝阻各类不文明行为达8500次。
据了解,接下来本市将重点围绕环境卫生、垃圾分类、交通陋习等着力开展不文明行为专项治理,持续解决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围绕《条例》的施行,正在就公共文明引导员管理、文明行为记录、互联网文明行为规范、道德典型礼遇、文明行为白皮书发布等相关配套制度机制的研究制定抓紧开展前期调研,为条例贯彻落实提供制度保障。(记者 王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