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改委近日披露,作为北京“3个100”市重点工程之一,德胜门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已经开工。该项目将老城改造提升与社区治理相结合,在整体景观及环境改造的基础上,结合街巷治理“十有十无”工作要求,集中解决公共交往空间不足、停车难、城市家具及休闲空间不足和环卫设施老旧等问题。
德胜门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位于西城区德胜街道,北起塔院胡同12号院,南至安德路,西起德胜门外大街、德胜凯旋大厦,东至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林家胡同。建设范围包括3个小区、2条道路,即塔院胡同12号院、教场口9号院、教场口6号院及弘慈巷、教场口街,总建设规模约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铺装工程、景观工程、绿化工程、浇灌工程、夜景照明工程及楼内外改造工程等。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有3批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纳入试点,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予以全额支持,德胜门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即为其中之一。
具体如何改造提升?
该项目将老城改造提升与社区治理相结合,在整体景观及环境改造的基础上,结合街巷治理“十有十无”工作要求,集中解决公共交往空间不足、停车难、城市家具及休闲空间不足和环卫设施老旧等问题。
3个小区各有特色
□塔院胡同12号院
改造提升将以老北京四合院的肌理形式展现。通过“前厅、客厅、后院、走廊”的模式进行设计,合理规划小区停车位、设置景墙、增设廊架、进行绿化美化,再加入老北京的生活物件和场景,传承老北京的记忆。
□教场口9号院
则重点进行社区功能的织补提升,将建设立体停车场,改变小区停车乱、环境脏乱的现状;增设居民(老人、儿童)的共享空间,完善便民服 务设施。同时,粉刷楼体立面,加强地面绿化与花园阳台之间的联动关系,打造安全、舒适、便利、整洁的社区公共空间。
□教场口6号院
以“老小区,新模式——有限空间里渗透的幸福”为理念,整理现有停车区域和互动区域,通过空间的围合和穿插,增加互动交流区域,实现多功能的相互兼容。在改造手法上,实现与周边小区及清真寺的空间和景观共享。
改造再现“文武之道”
弘慈巷、教场口街都极具历史底蕴 ,本次改造将“一文一武”理念嵌入其中,力争打造两条具有鲜明特色街巷景观的文武之道。改造将梳理可利用的空间,打造特色历史景观;改造现状文化墙前的区域,增加公共设施,提供停留观赏的空间;利用现状的高差空间,设计商业前驱的可停留空间,提高商业氛围。“说到底,就是实现街道空间与周边小区空间的共享,提高整个大社区环境的同时,为居民生活带来便捷。”这位负责人说。(记者 曹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