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皮面,一种用榆树皮磨成的棕黑色面粉,过去咽下的是贫穷,现在尝到的是幸福。
时值初冬,太行山里金色的树叶已飘落。71岁的赵壁村村民陈素元正在地里清理豆茬,老伴送来了中午饭。浇上卤,撒点芝麻盐,一碗热腾腾的榆皮面饸烙下肚,陈素元回味起了从前。
“说起榆皮面,我就想起年轻时吃过的苦,以前这可不是什么好营生,现在倒成了香饽饽。”
1949年出生的陈素元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吃过的苦一箩筐”,最难熬的是饥饿。
赵壁村地处太行山深处,曾经是山西省昔阳县的一个穷村。这里石头多,土地少,以前老百姓经常吃不饱。饿急了,村民们就上山扒榆树皮,把白色部分剥下来,晒干磨成粉,再掺上点玉米或白面,就做成了榆皮面。
这是一碗“苦面”,在太行山曾延续了很多年。
陈素元清楚地记得,20世纪60年代,村集体一口人一年分的口粮只有“半斤油,5斤小麦,100斤玉米面,80斤谷子,10斤黍子”。他们家孩子多,兄弟姊妹9个人,经常饿得晚上睡不着觉,全靠榆皮面才撑下来。
榆皮面不好消化,嚼在嘴里黏糊糊的,没啥滋味,空腹不能多吃。
“那年头,人肚子里没油水,整天盼的是大鱼大肉,干巴巴一碗榆皮面,没菜只能硬往下咽。”陈素元说,再饿的时候他都没觉得好吃过。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陈素元掺杂着粮食足足吃了30多年榆皮面。直到1982年,赵壁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一家6口承包了8亩地,日子才有了好转。他很快解决了温饱,还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养大了4个儿女,供他们念完了初中。
日子一天天变好,儿女们相继娶了亲嫁了人,但抖搂不掉的是榆皮面的味道。2001年,有人上门踅摸榆皮面,陈素元甚至有点转不过弯来:“这么难吃的东西咋还有人买?”
可看看村里的变化,一切又似乎变得很好理解。
赵壁村有570户1610口人,在昔阳县是个大村。40年前,这里是一片低矮的石板房,到县城不通公路,步行得走4个小时。
如今,在精准扶贫等政策推动下,赵壁村硬化了道路,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了中小学,卫生院、文体广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样样齐全,2018年人均收入达到8349元,比10年前翻了近3倍。
“时代不同了,人的口味也变了。”曾经人见人厌的榆皮面摇身变成稀罕的土特产,甚至进入一些高档酒店,价格比上好的大米白面还要贵。陈素元又重新加工起了榆皮面,卖给那些土特产商店。
这是个辛苦活儿,陈素元一年只能加工五六百斤。
在赵壁村,有3户人家做榆皮面,数陈素元名气大。隔三岔五,他就推着小车到十公里外虎头山景区的土特产店去送面,每斤7元钱,一年能挣四五千元。
“很多游客觉得榆皮面对身体好,走的时候都会买几包。”20岁的土特产店老板张晶晶说,她有时候也吃点榆皮面,味道还不错。
从不受待见到被人喜欢,陈素元做梦也没想到,几十年前人见人厌的榆皮面有一天竟然能用来换钱。他血脂有点高,去年体检医生劝他适当吃些粗粮,老伴就时不时做点榆皮面。
“好多年不吃,觉得味道比以前好多了。”他说。
小时候,陈素元天天盼的是能吃上碗猪肉炖粉条,现在想的却是如何能吃得清淡些。因为穷,他15岁丧父,40岁丧母;不像现在,人人有医保,按月领养老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国家政策好,老了也活得有滋味!”陈素元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2018年9月7日,山西省政府宣布昔阳县退出省定贫困县,151个贫困村、39988名贫困人口告别了贫困。(记者吕梦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