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每日电讯》日前报道:“今年刚满18周岁的大一新生小红(化名)来到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二登记中心,为自己订立遗嘱,小红希望把存在银行卡里的2万多元留给自己的一位朋友,她曾在小红最伤心难过时给予了支持和关爱。如今,像小红这样立遗嘱的年轻人已有不少。”据中华遗嘱库近期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订立遗嘱,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截至2020年年底,这一群体人数合计已达553人。
在传统观念中,遗嘱似乎总是与死亡挂钩,因而不少人忌讳谈到这个话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遗嘱的本质是依据法律规定的方式,对个人身后财产或其他事务作出提前规划。随着这一观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一些年轻人加入立遗嘱的群体,并不太让人意外。这可能与年轻人的观念更开放、能够更理性看待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关。同时,也不排除是为了求一份心理安慰。但是,年轻人立遗嘱行为的兴起,并非是一件赶潮流的“浪漫”之事,而是对于现实所作出的反应。
比如,有专业人士指出:“2020年比2019年立遗嘱的年轻人增长了2倍多,该数据暴涨,应与2020年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关系。”一些年轻人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疫情暴露的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的事情。
年轻人立遗嘱,也与现在年轻人财产的增多有关系。据统计:目前立遗嘱的90后中,80%拥有独立住房。在这部分人中,其父母买房挂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多见,还有些父母会将自己的部分股权挂在子女名下,所以为了“防止自己发生意外财产丢失”,一些年轻人就不得不提前立遗嘱。过去,说到保留财产,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很早就拥有自己的房产,年轻人个人财产的保护也会变得更重要。
此外,当下年轻人独立意识、风险意识增强,也提高了立遗嘱的动力。统计显示:与其他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的特征。比如,社交账号、游戏账号都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还包括证券基金等。换言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财产,现代年轻人对虚拟财产有了更多重视。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目前我国的遗嘱普及率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如上述白皮书显示:立遗嘱比例不足5%。这背后其实有着诸多因素的限制。如不少人对于遗嘱的看法还存在偏见,这需要相关观念的普及。而且,相关机构对年轻人立遗嘱的收费是不低的,这很可能让一部分人“有心无力”。
立遗嘱绝不是一件可以随意跟风的事,它说到底是一件法律事务。在现实中,也时常出现遗嘱纠纷案件。这方面的风险意识,无疑需要得到尽快普及。立遗嘱虽然不应该是一件沉重的事情,却绝对应该严肃看待。更多年轻人愿意立遗嘱,能提前“谋划”未来,更多思考对于他人的“责任”,这是好事。但是,要让这件“好事”有好的结果,相应的公共服务、政策法规都需要与时俱进,为更多愿意立遗嘱的年轻人提供方便,也让立遗嘱本身变得更规范。(朱昌俊)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