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社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取消用人单位录用高校毕业生的入职重复体检。毕业生持就业协议书即可办理就业手续。按照新政,各高校一律取消毕业体检环节,包括毕业生在内的所有劳动者无须重复体检。
对于即将毕业、在京求职的毕业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重复体检不仅浪费毕业生的财力、精力,还有损身体健康。原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早在1993年就颁布了《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从业人员就业前或定期体检,X射线胸部检查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
那么,当用人单位行政化、格式化的要求和求职者的健康需求相冲突时,应该照顾哪个?毫无疑问是后者。更何况,前者的需求从本质上来讲是重复的、缺乏意义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深度发展的当下,大数据早已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一份标注日期、体检机构和求职者个人信息的体检报告,应该是权威的、互认的。
这其实和全国各地的“健康码”互认是一个道理。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就尽量不去麻烦人;能够在体检机构完成的权威性验证,就尽量不要再把任务转移到求职者身上。政策优化的一小步,对于万千毕业生来说,就是十足的利好。这样的服务型工作思路,还可以多一些。
这次,北京市人社局还进一步简化了就业报到手续,如明确非公单位接收北京生源毕业生,取消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的环节。无论是取消重复性的体检,还是简化就业报到手续,其实体现的都是对形式的破除、对效率的追求,展现的是服务者真正该有的姿态。
其实,重复体检的问题早已引起注意。山东省教育厅曾在2017年发布《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入职入学体检报告共享工作的通知》,着手将入职入学体检报告统一上传和网上共享。有消息显示,截至2019年4月,山东已经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入职入学体检数据共享平台,已有236家医院向省平台报送995.3万份体检报告。
可以说,毕业生入职体检之所以遭遇重复体检的尴尬局面,正是因为入职体检走向了机械化,甚至是形式化。体检的目的,无外乎证明求职者的身体是健康的,是符合用工标准的。明明现有的体检报告就可以证明,偏偏还要单独提供一份全新的,这就是行政规定脱离实际的结果。
现在,北京有了统一的政策开路,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如确保每一份体检报告的信息安全,在共享信息的同时也注重保护个人隐私;确保新政能够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对乱象及时整改。类似北京、山东的举措,应尽快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开来。(作者:樊 成,系媒体评论员)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