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查干湖还是条旱河,这里干涸缺水,鱼苇绝迹,当地人称呼查干湖为“查干泡”。近半个世纪后,查干湖已经成为吉林省西北部的一颗“耀眼明珠”,水草丰茂,银鱼穿梭,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
从一泡水到一湖水,查干湖走出了一条怎样的“绿色通道”?
复活:引松入查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由于气候干旱、拦河筑坝和掠夺式捕鱼等原因,查干湖风光不再,面积锐减,一度由近500平方公里缩小到50多平方公里,被当地群众称为“查干泡”或“北旱河”。
“复活”查干湖,摆脱没有水的苦日子,一项靠人工肩挑背扛的挖渠工程开始了,这就是“引松入查”工程——引松花江水复活查干湖。
从1976年到1984年,历时8年,长53.85公里、底宽50米的“引松入查”工程贯通。松花江水流进来,使得查干湖面积达到506.84平方公里。2007年,查干湖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生:水质保护
水质,是查干湖的生命线。经历了干涸之苦后,更加懂得珍惜查干湖如今的水土,是这里所有人的共识。
2017年以来,前郭县实行县乡村三级河(湖)长责任体系,对查干湖实施全流域监管。按照河长制的总体要求,成立巡逻队,建立巡湖制度,加强对查干湖的日常巡护管理,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管水治湖中来,实现巡查常态化。
2020年,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共实施重点生态保护类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23.19亿元。据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发改局负责人李云琦介绍:目前,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环湖种植结构调整工程、查干湖环湖湿地植被修复建设项目、查干湖生态修复工程、查干湖流域新庙泡生态修复工程、查干湖224区块生态水岸修复工程、查干湖周边村屯污水处理工程、查干湖野鸭湾湿地项目、查干湖周边村屯安全饮水工程9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其中,河湖连通工程将促进查干湖水体循环、改善水质。
“以水养鱼”“以鱼净水”工程,通过鱼类的转化作用提升水质,退耕还湿还草还林工作,让查干湖的水更加清澈。
持续: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查干湖不仅是鱼的世界,也是鸟的乐园,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景赏鸟。中国吉林网在野鸭湾湿地看到,黑天鹅、野鸭等多种鸟类自由地游弋,与波光粼粼的湖面,翠绿的芦苇形成一幅多彩画面。
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吉林网,今年全年计划在湖中投放花白鲢、草鱼、大白鱼1000万尾。在还湿区域内种植荷花、蒲草等水生植物,发挥水生植物的降解作用。退耕还林、还草168公顷,种植油用芍药120公顷,绿化48公顷。植树、种草160公顷,共种植云杉、柳树、银棕杨、红松等种树种9万棵,紫羊茅、黑麦草、萨日朗等21公顷。
山清水秀景美,查干湖早已不是当年的“查干泡”。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查干湖独特魅力的“绿色通道”,这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郭雍皓/文 张秋磊/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