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进入第三场。
专场主题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聚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
会上,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围绕吉林省粮食安全和黑土地保护、种业发展等有关情况进行发布。
中国吉林网现场对“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出如下看点:
看点一
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喜人
吉林是粮食主产省,发布会上的一组“排名”印证了这一点。
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居全国第八位,总产量居全国第五位,单产居全国第四位,粮食年调出量居全国第三位。去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60.6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今年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稳定在760亿斤以上、向800亿斤迈进。
眼下,粮食生产现状如何?
据介绍,目前粮食生产实现良好开局,主要特点有三个:
一是面积增。粮食产量要稳定,面积必须稳定。受政策和粮价上涨双重拉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约50万亩。
二是墒情好。主播期内土壤相对湿度处于适墒状态,为苗齐苗全奠定了基础。
三是苗率高。总体好于上年和历年,玉米保苗率96.21%,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一、二类苗比例94.78%,同比增加1.35个百分点,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看点二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扎实推进
吉林省位于东北黑土区的核心,26个典型黑土区县份贡献了全省80%的粮食产量。
如何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切实把藏粮于地落到实处?
中国吉林网在现场也找到了答案。
具体而言,可以从六大方面概括。
一是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聘请4名院士在内的27名专家学者,组建了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强化黑土地保护智力支撑。省农业农村厅新组建了黑土地管理保护处、省黑土地质量保护监测中心,成立黑土地保护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二是政策措施细化完善。出台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实施意见,制定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推进人才、资金、项目、政策等向黑土地保护聚集。
三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扎实推进。与中国科学院实施战略合作,组建6个科技攻关团队,启动6项29个课题,建设了3个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和30个辐射示范点,组织开展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种植1750亩。
四是保护性耕作大幅增加。落实补贴资金11.2亿元,实施面积扩大到2875万亩,同比增长55.2%,居东北四省区第一位。整体推进县由上年8个扩大到15个,高标准示范应用基地由30个增加到60个。
五是试点示范力度加大。示范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秸秆深翻还田、盐碱地治理等10大模式,启动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和建设项目230万亩,今年一年就达到过去五年试点总面积的82%。
六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大规模推进。今年新建500万亩,比上年任务增加200万亩,目前基本完成项目设计招标,已开工281万亩,建成150万亩。
看点三
“五大提升行动”助力种业创新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种子是基础。
吉林在这方面有何新动作?
据了解,吉林省重点实施了“五大提升行动”:一是种质资源保护能力提升行动。启动了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正在推进吉林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建设,启动建设现代化的玉米、粳稻种质资源库。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与中科院、中化集团先正达公司等开展了科研合作,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正在推进春玉米育种中心、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东北中心、种子生物学院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种业创新高地。
三是主体培育能力提升行动。启动创建公主岭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落实了园区建设用地,支持鸿翔种业、吉农高新等种业企业资源整合,引导重点企业向园区集聚。推行"强种贷",帮助企业协调发放贷款1.5亿元。
四是育制种基地能力提升行动。争取国家投资3000万元,支持洮南市国家级10万亩玉米制种基地提档升级。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设施持续完善,启动公主岭市10万亩水稻制种大县等项目,推进玉米、水稻、大豆等40万亩标准制种基地建设,提升省内供种保障能力。
五是种业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有效保障了春耕用种安全。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 高畅 文/图 马瑞/摄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