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项目推进,省政府决定成立吉林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消息一出,引来多方关注。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吉林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标题就提到了一个机构名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网友们都在说,这是第一次听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个名称,到底啥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个中心是做什么的?与百姓生活有什么关系?
中国吉林网带着问题寻找答案。
到底啥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今年7月,人民网就曾有过相关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7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9年10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制定印发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按重点病种选医院、按需求选地方,院地合作、省部共建”的工作思路,引导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富集城市的高水平医疗机构,采取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等方式,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2020年6月,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复同意了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阜外医院云南医院等首批10个试点项目,并按照每个试点项目中央投资补助不超过5亿元的标准,支持项目基础建设和能力提升。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首批试点工作起步平稳,部分启动运营较早的试点医院医疗水平得到较快提升,群众就医流向初步改善,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效。
他还举例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引入50多项创新技术,填补了福建省和厦门市空白。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开业后,河南省2020年前往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住院患儿分别比2016年减少8.26万人次、2542人次,降幅达到63.1%、51.3%。此外,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又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批复同意了第二批16个试点项目。
同时,此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今年,重点将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地方积极性高的1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纳入建设范围,2023年完成全国规划布局,2025年基本完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在这12个省份中,就有咱吉林。
把视角拉回咱吉林,为了这件事儿,咱吉林大动作不断。
4月13日,省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形式,签订了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协议。
会上,蔡东副省长强调,我省委省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要按照“4+N”模式,整合委省优质医疗资源,加快相关中心创建。
一是要强化政治担当,狠抓任务落实,坚定不移讲政治、顾大局、重长远。
二是要突出吉林特色,打造区域标杆。建立区域协同医疗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三是要聚焦群众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切实让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的医疗健康服务。
四是要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科学运行。建立“政府主导、分工负责”的委省共建工作协调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落实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9月初,咱吉林发布《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吉林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由省长挂帅,成员来自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厅长、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中医药局和省药监局局长等。从名单中就能看出咱吉林对吉林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视。
说了这么多,再说点知识点。
这个中心是做什么的和与百姓之间的关系。
其实,在之前的报道中,央广网在报道中就曾做了说明。
报道中提到,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初步改善了就医流向。区域医疗中心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不要让老百姓看病都跑到北京、上海来,希望能就近享受到国家级医疗水平。北京儿童医院的郑州医院开业后,河南省前往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门诊量下降了63.1%,住院患儿下降了51.3%。华科大同济医院的山西医院投入运营后,该院患者外转率同比下降了79.3%,有患者外转的科室从原来的12个现在下降到6个。
此外,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还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带动了医疗资源的投入并加快了人才队伍的建设。孙志诚表示,今年再将12个优质医疗资源比较紧缺的中西部省(区)纳入试点范围,到明年年底,要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工作覆盖到所有省(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完成全国范围的规划布局。
总之一句话,咱吉林建区域医疗中心,未来,可期!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易书
图片为网络截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