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亏损40亿「基金长时间持有会亏吗」 经济下行债券牛市「今年债券市场怎么样」 债基一定不会亏吗「稳健债基」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债券A「000311景顺长城沪深300」 银河基金公募「股票定增募资」 封闭式债基金「基金突然封闭怎么回事」 我省印发 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专项债券管理办法」 全球金融市场风险系数飙升的原因「风险价值系数」 揭秘全球量化投资之父西蒙斯图片「西蒙斯量化投资著作」 海通证券被出具警示函「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对券商影响」 政府债到期不对付「政府欠的债务怎么办」 基金产品那么多 投资新手如何 入门买入「怎样买基金入门基础知识」 企业债券发行实行注册制「证监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绿地集团公司债「公司债券期限一般是」 买基金一直在亏「股票型基金亏损率」 房地产资质降级后果「信用评级下调」 葛兰基金还会涨吗「要不要换掉易方达蓝筹」 ETF清单「债券etf基金」 信达债券利率「信达地产负债率」 债券配置策略「股票和公司债券的风险」 农业银行招投标公示「中国农业银行集中采购商城」 gucci包包「房产证不满两年」 LV收购古驰「lv包包涨价了吗」 负利率时代即将来临「全球负利率时代」 2020版会计科目表「2020年会计科目参照表」 绿地拟发行5亿美元定息债券 计划用于境外投资的公司「reits收益」 绿地债券收益率「绿地控股发行价是多少」 可转债摇号到交易「可转债容易中签吗」 李嘉诚推荐的书单「李嘉诚写了几本书」 论述债券市场「债券的形式」 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国债期货套期保值」 最常见的债券回报率曲线「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 美元加息收割「美联储加息对黄金」 地产大亨李兆基豪宅「李嘉诚出售“最伟大投资之一”」 买政府债券算投资还是「政府债券资金项目是什么意思」 日本为什么持有那么多美债「为什么中国抛售美债」 用这种方法挑选最便宜的基金是「怎么挑选基金产品」 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 股市「中国抛售美债对股市的影响」 lpr非对称 降息 「lpr利率下调」 我国实行证券发行核准制「债券募集改变资金用途必须经过」 转债市场扩容考验基金选股择券能力分析「什么是转债增强债券」 中银基金经理陈玮「陈银波」 美元指数和债券关系「美债利率和美元的关系」 来了 六月新规「八月新规来袭」 兴业证券股票回购「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理财产品和债券「债券基金组合」 万达发行债券「万达电影发行价」 兴业证券减持公告「兴业证券持有新三板」 个人投资者如何购买城投债「企业债可以分为城投债和什么」 可转债上市规则介绍详解「可转债上市交易规则有哪些」
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银行亏损40亿「基金长时间持有会亏吗」

2023-01-16 15:57:54来源:I资管工厂

#给基民的忠告#

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假如一位银行理财经理给你推了几只明星基金产品,并表示产品的亮点是稳健获取绝对回报,超额收益,管理人还是百亿私募,但并未告知你是高风险产品,然后你买了持有4年后发现亏了20%,是自认倒霉还是找银行麻烦呢?最近就有这样一件事,不仅把某银行工作人员的低素质爆出,而且这只持有4年亏损的昔日百亿私募产品也浮出水面。

股灾前买入被坑获赔

这两天,一则民事判决书引发了市场关注。

说是2015年一位姓杨的女士在银行客户经理的推荐下,买了私募、公募、结构型理财等金融产品,结果四年后合计亏损了近25万元。

按理来说,只要买的不是保本型基金,那即便是亏了也得“愿赌服输”。

但诡异的是当时杨女士在几天内做了两次风险测评,从“平衡型”迅速升级为“成长型”,买上了高风险的股票私募产品,杨女士认为银行在销售基金时有过失,直接把代销银行给告了。

法院最终认定,银行未尽适当性义务造成客户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银行被判承担责任比例为65%。

简单来说下事情大概情况:

2015年5月杨女士在平安银行沈阳分行客户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总共四款金融产品,其中包括当时炙手可热的两家百亿私募基金产品,分别是平安汇通搏股通金(和聚)主动管理2号三期(简称和聚2号)以及平安汇通星石7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简称星石7号)。

股灾前夕,这两只产品杨女士各认购了101万元,虽然管理人都是当时的百亿私募,但持有四年之后,两只产品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星石7号持有四年没亏还赚了,在2019年12月赎回时,盈余为1.77万元左右,而和聚2号在2019年5月赎回时却出现了亏损,回款仅为81万元左右,等于4年亏了20%。

产品业绩表现不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时杨女士在认购时,风险测评是银行客户经理擅自在柜台电脑操作的,而杨女士自己在前几天的风险评估仅为平衡型,并不足以购买这两只股票私募产品。

所以最终法院判决承担赔偿杨女士投入本金的利息损失的65%也是合乎情理。

星石前段时间也和大家聊过了,一直都是勤勤恳恳,不断迭代更新公司的投资框架,这几年每年业绩基本都排名行业前30%,所以即便是2015年股灾前夕入手,前年解套也非常正常。

而和聚投资作为曾经的明星百亿私募,这几年的业绩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和聚的陨落

最近两年,和聚的日子有点难过,2019-2020年,这两年公司每年平均收益都差不多在10%左右,持续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目前管理规模也仅有20亿不到。

别看现在业绩一般,但和聚也有着辉煌的过往。

和聚投资成立于2009年,创始人李泽刚是财务科班出身,在公募基金工作8年后辞职创办了和聚投资。自上而下,精选个股,注重公司的成长性和二线蓝筹的投资价值是李泽刚投资的核心策略。

在成立最初的几年里,和聚出尽了风头。

2009年成立第一期产品在2010年的费后收益达到63.91%,在同期成立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跑赢沪深300指数近50个百分点,成为2010年中国证券报首届私募金牛奖得主中最年轻的公司。

2012年中信证券自营部总经理于军加盟更是如虎添翼,优秀的业绩也一直持续到2015年,其中不乏2015年于军管理的和聚鼎宝成功逃顶的精彩操作,管理规模也随着优异的业绩不断攀升,在2015年晋升为百亿私募。

股票策略产品大获全胜后,和聚在2015年开始多方出击,布局股票多/空、FOF、定增等产品线,单这一年和聚成立的新产品就达到90只,2016年也发了40多只产品。

厂长印象中当时几大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帮和聚募了不少钱,后来这几家财富管理公司也因为这个事被一些投资者认为风控存在缺失。

步子趟大了就容易被反噬,2017年,厂长曾发文关注过和聚的业绩问题。

最近5年,和聚基本在原地踏步,公司累计平均收益为-3.86%,同期沪深300指数已经涨了67.87%。

今年和聚表现依然没有起色,截至5月21日,旗下绝大部分产品年内收益为负,其中业绩最差的一只年内收益为-17.09%,结合之前的业绩情况,看来和聚已经是“兵败如山倒”。

和聚的快速陨落厂长觉得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之前规模扩张太快,投研这块跟不上,也让多策略的精心布局变为一地鸡毛。

选择与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无论是券商、银行还是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目前国内理财顾问的整体专业素质依然有待改进。

杨女士这个事儿就是因为2015年5-6月银行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售罄,客户经理为了KPI,就给她推荐股票私募产品,毕竟牛市里股票基金是比较好卖的。

但客户经理在推荐私募时基本没咋提示风险,而是一直在说管理人过去业绩多么牛逼,基金经理多么有名,不断用这些个话术去吸引客户来促成认购,而风险提示却相对的尽量淡化。

当然,近年来随着监管愈来愈严,这种乱象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多了。

除了销售的问题以外,投资人也应该自己要对自己的钱负责,选择符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不要图快图方便,就对合格投资者认证、风险测评等购买私募必须要的手续敷衍了事,到最后没有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要是赚了还好,亏了就真的怨不得别人。

长期投资从来也不是简单地买入持有, 长期投资的前提是你要选对私募,选对产品,所以投资人自己也要有基本的金融知识储备,否则即便是遇到不专业的理财顾问,投资人也很容易被忽悠,无法甄别出话语的真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