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李俊洁
编辑 | 张一诺
近期,债券市场并不“太平”,华晨、永煤等债券相继违约。类似违约事件频发后续“链式反应”备受关注,一方面负面事件引发多只债券大幅折价,重创信用市场,另一方面银行资产质量、理财产品收益等方面的担忧也扰乱着公众。
11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四十三次会议,会议指出“近期违约个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体制性、行为性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同时提出五点处理意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责任;秉持“零容忍”态度,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合作;继续深化改革。
金融委此次强硬发声,定调债市“零容忍”旨在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金融委表态后,券商分析师们对债券市场走势怎么看?
本次风波中,监管机构秉持“零容忍”态度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其重视程度和反应速度是少见的。
多家券商认为金融委出手维稳后,加上经济基本面复苏趋势仍向好,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影响相对可控,债市整体预期向好。
兴业证券金融组提出当前信用债违约涉及面有限,债市整体平稳,叠加央行逆回购操作及监管介入监察,预计此次违约事件影响将逐步降低;中航证券也认为经济向好加上央行连续表态偏强硬,信用债收益持续上行;天风证券预估由于此次会议对地方政府和相关主体依法偿债或有一定督促作用,大规模“逃废债”行为的蔓延应该可以避免,总体上对未来信用环境可以适度乐观。
与此同时,据业内人士分析,加强监管,杜绝国企的“逃废债”,其实是给信用市场足够的信心,防止信用风险演变成区域乃至系统性风险。
金融委发声后,尽管短期内在监管环境强化下,信用环境值得信赖,但天风证券也提醒,市场对永煤违约的消化可能还需要1-2周时间,不考虑后续其他边缘企业的信用风险发酵,信用债市场的一级发行取消和二级收益走高、利差走阔可能还会延续。尤其在当前宏观杠杆高企、微观依赖再融资的情况下,是否有新的信用事件发酵尚需观察。同时,建议投资者后续积极关注相关事件进展,以相关事件进展评估市场进一步走势。
从长期看,由于本次信用风波主体为国企,监管力度加强,因而对债市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一方面,市场对资质下沉更为谨慎。国泰君安固收团队认为,永煤控股作为重要的国企主体,市场对其违约的预期较为不充分,因此市场震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企信仰;长期来看,信用债市场正在经历估值重构,“国企信仰”被冲击下市场对资质下沉更加谨慎,弱资质主体信用风险溢价以及流动性溢价可能都将走阔,而优质稳健主体更将受追捧。华西证券策略团队也提出类似观点,国企违约增加,意味着2021年信用挖掘的意义更大,下沉资质需要谨慎。
另一方面,国企主体违约对信用市场的重塑影响也更大。华泰证券固收团队指出,信用风波往往都伴随着流动性冲击和信用投研体系的重塑。本轮信用风波的主角是地方国企,影响范围和对信用分析框架的冲击更为深远。
监管机构此次重拳出击,对债市稳定和市场情绪纾解均有“强心剂”作用。但长期来看,潜在风险与长线影响仍值得注意。
总体来看,债市整体预期向好但市场整体仍偏弱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