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面对中国实现碳中和需要的百亿级资金需求,绿色债券将提供一个新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在13日举行的中国财政投融资2021年年会上,业内观点指出,我国绿色政府债券供给明显不足,接下来需加强顶层设计。
年会上的观点指出,目前我国绿色债券的主流品种包括:国家发改委管理的绿色企业债,证监会及其交易所管理的绿色公司债,以及人民银行管理的绿色金融债。
但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绿色政府债券供给明显不足,绿色主权债券尚未“破冰”。这些都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绿色金融市场的定位以及国内超大规模的绿色投融资需求不相匹配。
发展绿色政府债券接下来要如何发力?参会嘉宾形成的一个共识是,要加快绿色政府债券的顶层设计。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认为,像是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证监会等部门都出台了各自领域的绿色债券指导性文件,但在绿色政府债券领域还有待建标准、促规范。
“应该建立独立的绿色政府债券标准,因为现有建立的绿色债券标准实际上主要是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为出发点的。这和政府发债(比如国债或地方债)的管理制度有一些出入。”温来成说。
举例来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全厚指出,按照现有《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可以有多种用途,即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可以用于绿色债券项目建设、运营以及补充配套流动资金,或偿还绿色贷款等。
赵全厚说:“如果绿色政府债券也参照现有指引,就会和预算法规定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只能用于投资建设项目或偿还到期债券的法定要求产生冲突,有违规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发行地方政府绿色债券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或者考虑在绿色地方政府债券的资金使用方面给予一个相对宽容的环境。”
此外,在目前市场对“洗绿”“漂绿”等现象仍然存在一定担忧的背景下,提高信息透明度也是未来绿色政府债券发展的一大关键。
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马海涛说:“对于绿色政府债券来说,发行人应尽可能地提供每支债券相关的信息,并提高信息透明度,充分揭示和追踪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与外部的认证评级,是建立市场对绿色政府债券的信任基础,也是解决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保障机制。因此,基于科学的目标评估工具,向投资者提供透明的信息非常重要,不仅要关注用于绿色项目的资金,更应该关注单位资金产生的环境效应。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广泛采用的信息透明工具报告框架的势头正在聚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